財經專題:美經濟走向墮崖邊緣<br>恐加稅削開支 左一拳右一拳

財經專題:美經濟走向墮崖邊緣
恐加稅削開支 左一拳右一拳

【本報綜合報道】美股進入第四季,注定是多事之秋,因為美國國會及總統大選將於11月舉行,而該國經濟亦正步入年底出現的財政懸崖邊緣。事實上,財政懸崖已撼贏歐債危機,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美國一旦墮崖,將拖累經濟增長不在話下,而花旗集團發表報告指出,若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此問題達成共識,美股將會出現恐慌性拋售,股市即插20%,步入熊市,失業率亦會反彈至9%水平以上。

所謂「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是最先由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今年2月時提出,意指多種減稅措施到期屆滿,加上聯邦政府需要削減公共開支,令經濟驟然減速,猶如墮崖般直插谷底。雖說緊縮財政的方向是經濟增長的王道,但這亦是「左一拳,右一拳」般打擊本已疲弱的經濟,短期內造成的不穩卻會令股市大跌,經濟更有陷入衰退的可能。

花旗料道指插2000點

據花旗的預測,即若標普500指數在年底升至1500點時,至1月初可能勁挫300點;而道指亦有可能重挫2000點。財政懸崖影響遠超股市,花旗估計紐約油價會因此下跌20美元,而聯儲局就關心的失業率,將在未來兩年由現時的8%左右,飆升至最少9.5%。
入息稅優惠將於12月到期,而布殊時代的減稅措施亦緊接於明年1月1日到期,這代表一踏入2013年,更高稅率即時生效。由於入息稅會從打工仔的人工直接扣除,影響將是即時性的,並打擊佔經濟7成的消費活動。與此同時,自動觸發的削赤計劃亦會於1月啟動,分別在國防及非國防開支削減270億美元,醫保計劃Medicare亦會減少120億美元的開支。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明年加稅及減開支將令財赤減少6070億美元,相等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

政治角力 QE3或失效用

財政懸崖雖然還未來臨,但已對大眾以及投資者造成心理影響。有指企業信心已開始下跌,減低招聘甚至不敢貿然投資擴充業務;而美銀美林早前對基金經理進行的訪問顯示,財政懸崖已取代歐債危機,成為他們最為擔心的事件。事實上,無黨派的CBO已預測,財政懸崖會令美國經濟收縮0.5%,即使聯儲局推出無上限QE3,亦無法阻止美國重陷衰退。
財政懸崖是形成政治問題,要解決也需透過政治層面。然而,美國11月6日將舉行國會及總統大選,為了爭取更多選票,現時根本沒有議員願意處理財政懸崖此燙手山芋。若現時的民調能準確反映選民的意向,屬於民主黨的奧巴馬將可成功連任,而眾議院則繼續由共和黨掌控,這代表各方要在處理財政問題上達成共識仍然十分困難。
儘管很多專家及學者均估計,財政懸崖會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各議員亦深諳此影響,將會在最後一刻就延遲部份措施達成共識。但分析指,其不確定性已足以令環球市場出動大動盪。

《名人睇法》
國會應行動

PIMCO行政總裁埃利安
「年底的財政懸崖將生效,除非美國國會採取行動,否則財政懸崖將給予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我們在過去兩年時間內,所學到的東西都與政治有關。我們需要有關宏觀經濟的透明度,需要人們對市場運行的擔憂情緒減弱。」

非單靠儲局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
「若國會並未妥當處理財政懸崖,我不認為儲局的政策工具足以應付如此龐大的財政衝擊,因此財政官員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企業都等着看美國政府要如何解決財政懸崖的問題,這也影響到企業目前的行動。」

話你知:政黨之爭累事

財政懸崖問題非一日之寒,連串減稅措施期滿和政府削支計劃生效,跟民主共和兩黨政治角力及美國國債息息相關。財政懸崖的成因是部份財政優惠措施都將於年底屆滿,包括前總統布殊在任時推出的減稅措施、總統奧巴馬推出2%薪俸稅務寬減、失業救濟延長和新醫療法案稅等,全部措施將於今年12月31日終結,令稅制重回2001年一樣。
布殊減稅措施原定2010年到期,當時奧巴馬為兌現競選承諾改革稅制,便與共和黨達成協議,同意保留布殊減稅措施,並把到期日押後至今年12月31日,藉此換取延長失業救濟發放期及一年的工資稅寬減。惟其後美國達債務上限,兩黨各要求加稅減開支,將美推向懸崖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