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如食瀉藥,滬綜指上周更曾失守2000點大關,政策底、鋼鐵底、鑽石底遭逐一擊破,將於11月8日召開的十八大,雖然開會時間較預期遲,成為炒友最後的救命草。這個關乎未來領導層接班的會議,將會牽引中國未來五年的政經動向,放水活動更有望重新脗動,「投資導航」將率先就十八大作出精闢預測,點出受惠受累板塊,讓股民能夠快人一步,作出正確投資決定。
換班後 股市多現生氣
全名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十八大,將會選出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層。因年齡關係,料只有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副總理李克強,能夠留任第十八屆政治局常委,完成權力交接。根據歷史,雙數黨代會多對股市帶來正面作用。
政治趨穩 全力谷經濟
中共高層政治向來極不透明,只有各個政治派別和利益團體傾掂數後,權力交接才能完成。如果習近平和李克強能順利接班,將為未來五年提供一個較為穩定政治環境,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以中共在八九年六四後的慣例,每一屆領導層一般留任10年,例如十四大和十六大就分別確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核心地位,即屬於雙數的黨代會被稱為換屆,意義重大。
統計數字顯示,由於換屆順利完成所帶來的政治穩定,再加上新領導層剛上場要搞好經濟交功課,十四大和十六大後的A股中期(三個月)和長期(下一次黨代會前)表現,遠好過只屬領導層在任中期召開的十五大和十七大。
A股作為政策市,深受上述政治周期影響。一般而言,新任領導層在第一次黨代會後新上場,面對的改革阻力最小,可大刀闊斧推進經濟發展,能即時見到成效。但在領導層第二次黨代會後,將面臨更多改革樽頸和體制障礙。
專家之言
憧憬放水基建內銀俏
內地股市要轉勢,相信要等十八大之後,中央推出新刺激經濟政策。要重建市場信心,關鍵中央有沒有一套全面的刺激經濟計劃。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近期多次表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但奈何中央始終未有公佈詳細的刺激經濟計劃。
不過,2008年「四萬億」救市,留下眾多後遺症,包括嚴重通脹、產能過剩、國企利潤下滑、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令中央遲遲不能出手。由於政治責任重大,只有等新的領導層成立後,才能承擔重任。
十八大後料減息
雖然最近發改委「發功」,狂批基建項目,但由於中央並無全面「放水」,項目要開工仍需等到資金落實,預料十八大後中央會重啟已經暫停數月的減息和減存款準備金率行動,恢復放水,基建股如水泥及鐵路板塊,才能真正受惠。
另一方面,內銀股並未能受惠多國央行放水,今年以來持續低迷。美國已推出QE3,歐洲央行又以無上限買債計劃救市,連日本央行也將量化寬鬆規模加碼,現在只剩下中國未有出手,預料中央在十八大後啟動放水,屆時銀行股將大追落後。
中央力撐農業股行運
中國政治仍是以人治為主,領導人執政思路和喜好,對板塊影響深遠。例如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都是工科出身,內地近十多年來熱衷基建,大興土木,與基建房產相關股份明顯受惠。
補貼力度勢加大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尚未正式接位,無從完整表達施政理念,但在各個板塊中,對農業發表言論較多,可見其重視程度。例如他在9月初曾神秘失蹤兩周,其後首度亮相就在農業大學,並針對全球糧食危機發表演說︰「中國是有13億人口的大國,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還是要靠自己解決。」與近兩屆領導層比較,習近平與副總理李克強都是基層出身,並長期從事農業工作,預計未來五年,農業將受到中央更大關注,補貼和扶持力度將加大。
事實上,中央近年已積極加強農業工作,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以農業為主。內地十二.五規劃中,提供農業補貼是重中之重,去年國家農業補貼達到人民幣1.04萬億元,按年增長21%。
有市場人士預期,極端氣候令全球面臨糧食危機,但內地農作物面積已再難增加,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化肥和農機需求將大幅增加,一拖(038)、中化肥(297)及海油化學(3983)等概念股值得留意。
內房調控恐難鬆綁
自2011年2月開始,內地對樓市實施限購限貸,重手進行房地產調控,內房股飽受打擊。而預定接任總理溫家寶位置的副總理李克強,對於房地產調控一向態度強硬,十八大完成交接後,相信會溫規李隨,中央對樓市調控恐怕還是毫不放鬆。
事實上,在溫家寶的樓市治理整頓中,李克強一向走在前線,扮演「打手」角色,除專責保障房建設外,並對住建部多番發出指示,要求貫徹執行調控政策,鞏固調控成果,多次公開表態,密度遠高於溫家寶。
擴房產稅如箭在弦
另一方面,內地樓市調控已經嚴重損害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利益,內地多個城市多次偷步鬆綁,對中央權威造成挑戰。十八大過後,新的領導層核心確立,預計中央可以更強勢態度對地方施壓,加大調控力度。
內地樓市近期有回暖迹象,有市場人士預計,為防炒風死灰復燃,中央會在十八大過後再出招,例如廣州就已對個別樓盤採取限售,開創先河。而李克強曾多番提出要擴大房產稅試點範圍,預計十八大過後可能就會實施,對內房帶來新一輪壓力。
嚴打貪腐奢侈品股危
按照內地政治習慣,每屆領導班子必將提出自己的施政理念,例如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等。習近平的施政方針雖然尚未揭盅,但內地貧富懸殊及貪腐情況已到危險境界。
內地已經逐步加大反貪腐力度,例如總理溫家寶今年3月在廉政工作會議表示,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腐敗,必須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並需詳細公開賬目。所謂三公消費,是指內地政府部門人員在因公出國經費、公車購置費,以及公務招待費。同時亦擴大公務卡制度實施範圍,盡力堵塞漏洞。
高檔酒銷售或減
內地禁止公款購買高檔酒後,曾引起內地白酒行業地震,有關措施亦令白酒股銀基(886)、高檔服裝股利邦(891)、利郎(1234)等今年大為受壓。
內地社會矛盾重重,作為新上任的領導層,習近平勢將力圖拉高民望,在控制三公消費和政府支出方面,只會比前屆領導層更加嚴厲,料對奢侈品股造成更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