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2月24日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事,總參賽名額提升到72,000個,較去年增加2,000個;馬拉松及半馬拉松各加多500個名額,而10公里賽事則加多1,000個。香港馬拉松除了是一項競技運動賽事外,也是推廣全民運動的盛事。近年全球參與馬拉松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但不幸的是,出現猝死的個案也同樣上升。於是,有人提出疑問:馬拉松是一項對身體有益的運動嗎?現代的科研已經確認,適量的長跑,對身體有莫大裨益。究竟何謂適量?學術上,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多達幾十個;例如心肺負荷、環境因素等等。而近年的學術討論焦點,都放在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的距離,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由於檢測心臟的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全馬跑手的心臟,出現異常的結構性變化,心臟血管壁鈣化的情況,頗為普遍,這些變化肯定是有害的。不過慶幸的是,當停止訓練及比賽後約3個月,大部份跑手就會返回正常。筆者建議,參與全馬的跑手,賽前最好去檢測個人心臟的健康,以防萬一,尤其是有家族遺傳心臟病的朋友。在考驗個人意志毅力的同時,關注心臟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環。文:雷雄德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