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月夜懷友話偷詩 - 陳鍚波

蘋果樹下:月夜懷友話偷詩 - 陳鍚波

時近中秋,借李白詩四句,改兩字,以寄雲樹之思,名之《月夜懷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與君成三人。」
李白詩《月下獨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五古: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詩中有月有花有酒,無人無我無憂,詩人醉意朦朧,天上人間,漫舞放歌,的是謫仙本色。詩人是酒仙,詠月詠酒詩篇甚多,《月下獨酌》乃其代表作也。

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拙作學人偷詩,偷了李白詩之前四句,將「對影成三人」的「對影」易為「與君」,希望翻出新意:這邊「舉杯邀明月」,遠方故人也「舉杯邀明月」,人分千里外,情在一杯中,「千里共蟬娟」而成三。然因詩未熟讀而學步偷詩,結果自然是點金成鐵。
其實,偷詩也有偷的功夫,豈唯熟讀而已?善偷者,也須具妙手成春之才,「妙手」方能為「神偷」。北宋寫出「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的宋祁,有《鷓鴣天》一闋,其中句子幾乎全是偷來,卻偷得十分巧妙,天衣無縫:「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其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分別偷自李商隱兩首名為《無題》的詩;「金作屋,玉為籠」似取用唐韓偓《無題》的「繡屏金作屋,絲幰玉為輪」;而「車如流水馬游龍」來自《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的句子,「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全詞只有「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是自己的。那麼,這闋「東拼西湊」的詞除了偷來之句,究竟尚有何足稱道?且聽其故事,自會明白。

宋祁與其兄宋庠皆以詩文名於世,人稱「小宋」、「大宋」。傳說,一日宋祁御街上偶遇皇家嬪妃車隊經過,車中有人掀起繡簾,見到宋祁,可能前曾相識,而更因為宋祁的風流倜儻傾倒,一時失儀,脫口嬌聲說道:「喲,是小宋呀!」宋祁不意如聞鶯啼,猛回首,但見繡簾半遮面的那一轉秋波,香車已擦身而過矣。繡簾傳來的一聲相問,已令宋祁蕩氣迴腸,至家中,即填下此詞以訴衷情。偷來的句子化入詞中,情真意切,水乳交融,京師一時爭相傳頌。此乃善偷者之佳作也。
偷而偷得好,確非易事。唐人玄真子張志和有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宋時,徐俯偷之,加上一句,又加了數字,變成《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波才動萬波隨。黃帽豈如青蒻笠,羊裘何似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一波才動萬波隨」承上而氣不順,似添蛇足;而原詞「青箬笠,綠蓑衣」言簡而旨明,加上「黃帽豈如」、「羊裘何似」,俗了,殺了風景。或許如蘇軾言,「元(玄)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數語以《浣溪沙》歌之」,然而,徐俯之加,於原詞而言,狗尾而已矣。

來稿請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