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土地不足論」謬誤

拆解「土地不足論」謬誤

70後和80後讀小學社會科,書本總會介紹香港「地少人多」、「高山多平地少」,結論是政府需要開發土地建屋。陳劍青直指,港英政府利用似是而非的論調,合理化高地價和不斷開發土地的政策。他今天從「土地ABC」着手拆解港英政府的洗腦教育。「呢堆ABC,全部錯晒,係最成功既洗腦教育。」據政府資料,現時全港住宅用地21%屬公屋,住了350萬人;33%是私樓;四成是鄉郊住所,即是丁屋,「究竟係唔夠地,定係分配問題?」政府現時繼續以土地不足的論調發展新界東北,卻只撥不足5%面積建公屋。若視東北為一個800呎住宅單位,公屋佔不足一個企缸。他形容國教其中一個目的是令港人接受深港融合。現時本港城市發展問題由本土規劃不民主,「升呢」至國家層面的「被規劃」。「土地係港人資源,公屋更加唔係商品,點樣令土地分配更加公平?學生要識得問問題,先可以跳出洗腦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