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超今夏誕生一批進攻中場新勢力,亦令球迷想起過去一些英超經典的中場靈魂。要數到英超成立之初最傳奇的人物,必然是奧脫福大帝簡東拿。這名法國球星最為人熟識,除了95年足總盃因起飛腳踢向一名水晶宮球迷,被罰停賽10個月外,曾助紅魔奪得4座英超及兩屆足總盃冠軍的他,秀麗腳法、美妙傳球及精湛射術都令人嘆為觀止。印象最深刻是96年足總盃決賽對利物浦的窩利入球,一箭定江山領球隊捧盃。
後起之秀兼顧防守
除了簡東拿,同期踢法上近似的還有修咸頓的拿鐵斯、曼城的堅克拉錫及米杜士堡的祖連奴等,在各自球會的地位都舉足輕重,而簡東拿退休後,曼聯亦曾在此位置物色人才,01年從拉素簽入當時得令的阿根廷「巫師」華朗,可惜他無法適應英超的高效節奏,效力僅兩季便黯然離隊,轉投車路士後亦無法重拾光輝。
由於陣式演變,英超踏入2000年已甚少出現傳統的進攻中場球員,像利物浦的謝拉特、車路士的林柏特甚至及後阿仙奴的法比加斯等,除了策劃進攻,亦要兼顧防守,更似一名攻守轉換的樞紐,而非只是處於前鋒身後單一供應致命傳送。
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