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抱怨自由行推高物價<br>奶粉檸檬茶半年加價一成

七成人抱怨自由行推高物價
奶粉檸檬茶半年加價一成

【本報訊】內地自由行常以螞蟻搬家方式將本港的食品、日用品拉回家或走水貨,本報發現受內地客歡迎的貨品,如奶粉、檸檬茶及藥品等在過去半年加價約一成,明顯跑贏通脹。中大調查亦顯示,雖然港人不否定自由行帶旺本港消費,但近七成人抱怨自由行同時推高物價,逾半人更表明希望收緊自由行。

記者:張岳弢、袁樂婷、李凱琳

自由行實施九年,內地旅客已由昔日來港主力掃金、掃電器,演變成掃日用品及食品。記者比較消委會的格價資料,發現多款受內地旅客歡迎的貨品,售價在過去半年加幅明顯。以維他檸檬茶250毫升6包裝為例,今年3月時超市售13.5元,本周已升至14.9元,升幅達10%。白花油、無比膏這類藥品,同樣加價逾10%;經常賣斷市的金裝美素佳兒1號奶粉900克裝,便由3月的258元增至283元,升幅9.7%。反而益力多售價未見上升,與半年前相若。

甚受水貨客歡迎的奶粉,在過去半年加價近一成。

逾半港人冀收緊自由行

港人明顯感受到本地物價上升。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本月21日至25日期間,以電話訪問了755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雖然六成受訪者承認自由行能帶旺本地消費,但有近七成人認為自由行推高本地物價及令商舖租金上升,亦有62.8%人認為自由行帶來更多治安問題。逾半受訪者(51.2%)認為,自由行政策應收緊,冀維持不變的亦有38.1%,主張擴大的只有6.5%。政府經常強調自由行為本港帶動就業,但只有不足三成人認同此說法。調查亦發現,有近六成人不認同自由行能增進兩地居民的互信,更有41.6%的人指出,實施自由行後對內地旅客印象變差。
負責調查的研究人員認為,市民雖較不滿自由行帶來物價、舖租上升及治安問題,但無否定自由行能促進本地消費,反映港人在與內地融合互動過程中的矛盾心態。近期連串事件,如水貨客對上水造成的滋擾、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割地賣港」的指控,以及市民對國民教育洗腦的疑慮,或會加深市民對內地的戒心和猜疑。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有較多市民表示對內地遊客印象變差,並希望收緊自由行政策是可以理解。

內地客人均消費8568元

他們認為,兩地政府應全面檢視自由行得失,完善制度,以緩和市民不滿情緒;現時暫緩放寬一簽多行,以及打擊內地水貨客的行動,可算是回應市民要求的適當舉措。
另外,旅發局公佈8月訪港旅客有達489.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兩成,內地人仍是主要客源,佔372.8萬,按年升27.9%;當中逾250萬以自由行方式來港。今年上半年的「與入境旅遊相關總消費」達1383.7億元,按年升17.7%,其中內地過夜旅客人均消費達8,568元,升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