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日本陷於政治死胡同 - 盧峯

國際Z世代:日本陷於政治死胡同 - 盧峯

日本政治真的跟日本經濟那樣停滯不前,毫無生氣。要是情況不變,這個曾經稱雄亞洲的大國只怕難逃不斷倒退的命運。為甚麼這樣說?只要看看日本政壇近期兩次人事變動就不難看到日本政治沒有轉出死胡同。第一宗矚目的人事變動是自民黨換黨總裁或領袖。由於執政民主黨內政外交毫無建樹,內部又鬧分裂,首相野田佳彥毫無領袖魅力,下次大選肯定潰不成軍,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大有可能捲土重來,重新執政;自民黨領袖則會成為下任首相。那自民黨選了甚麼人當「新」總裁呢?居然是在六年前接替小泉純一郎任首相,後來又因為支持度偏低自行引退的安倍晉三。先不說安倍晉三當年政績平平,黯然告退,單看自民黨高層千挑萬選也只能選出一個早已過氣又沒有甚麼新看法新視野的領袖就可以知道這個黨仍沒有擺脫派閥政治,仍沒有擺脫世襲政治家族的困局。安倍晉三是自民黨內「世襲」派的代表,他當年能成功入國會及進入自民黨核心,靠的是外公及前首相岸信介的餘蔭及父親安倍晉太郎派系的鼎力支持。這一回他能逆轉勝,擊敗原本領先的石破茂,靠的仍然是派閥的利益交換及妥協而不是個人政綱或魅力。換言之,經歷了首次失去政權的教訓,經歷了選民的唾棄,自民黨仍沒有深入反思或改革,走的仍然是老路,仍然是派閥政治與政治家族「世襲」體制,他治下的日本怎麼可能找到新思維、新出路呢?另一個令人嘆息的人事變動是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被撤換。丹羽宇一郎不是外交部官員出身,是民主黨政府為了打破官僚壟斷,為了引入新血而從商界延聘入政府的大使。若果丹羽能成功打出一條血路,將可以令為封閉的日本官僚及外交體系注入新血及新思維,打破因循守舊的習性。可惜,丹羽因為說話過於坦率,不像一般外交官僚那樣愛打官腔,結果被其他外交部官員圍攻,指他未能準確傳達日本政府的立場。要知道,大使就是國家的代表。被批評不能準確反映政府看法等同失職,最終民主黨政府決定把他撤換,再由外交官官僚擔任駐華大使要職。這樣下來,引入新血的努力又付諸流水。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