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酒店及機票的網站越開越多,惟小心暗藏「魔鬼」細則。有讀者在旅遊網站Agoda訂購新加坡一酒店後,發現訂錯日期隨即取消,15分鐘後收到確認電郵再訂房。怎料旅行完抵港卻發現信用卡被重複收費。消費者委員會指消費者與網站之間有合約關係,取消預約後退款與否應以網站條款而定,並非只看酒店做法。記者:陳詩雅
讀者葉先生今年7月透過Agoda網站預訂三晚新加坡一酒店1間房間,獲八折優惠房價共3,700元。當他確認訂房後,發覺選錯了住宿的日期,「我訂遲咗一晚,見到網頁有取消訂房功能,即刻㩒去取消」。他輸入資料後收到一封電郵通知,顯示為「已被受理取消」預訂,「有封確認信即係取消咗啦,我跟手重新預訂同一間酒店,但唔同日期嘅booking」。
辦事處電話無人聽
當葉先生完成新加坡旅程後回港,赫見信用卡月結單顯示被該酒店收取了兩筆費用,其中一筆為他已取消的房間費用。「打晒鑼咁搵香港辦事處,冇人聽,只係用電郵同佢傾件事,真係好『遙距』」。他指網站先後以其所訂屬「特惠酒店」,及酒店已視為「No Show」收費,故拒退款。他曾向該酒店查詢,獲覆未有收取過此筆「已被受理取消」的費用。幾經周旋後,網站終肯退款。「喺香港打唔通電話,全程用電郵溝通,間酒店又話無收過任何錢,我唔明點解當初唔肯退」。Agoda網站指事件與葉先生對個別酒店所訂取消條款誤解有關,已電郵闡述,並解釋每單交易的「取消政策」皆由個別酒店訂立,「取消政策」會於預訂前及預訂過程中多次顯示,當預訂確認後,客人亦可登入網站內的「自助服務」或聯絡客戶服務團隊作出更改。此外,該網站依照酒店訂立的「取消政策」處理,並強調其國際客戶服務團隊能提供15種語言包括廣東話的查詢服務。香港客人可隨時透過電郵或定單上的電話號碼與客戶服務員聯絡。
境外糾紛未必受理
消委會指消費者透過網站訂酒店房,與酒店之間有合約關係,有關取消訂房的退款安排等,都視乎網站條款而定。並須留意互聯網始終是單向性溝通,消費者所作的要求指示,網站亦不能即時明白其意思。該會並建議網上訂外地酒店的消費者,須留意其交易地點是否在本港,如屬境外消費的糾紛,本港消委會則未必受理。檔案編號:0823038社會服務◆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報料熱線:2929 0000◆社會服務熱線:2990 8288◆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 868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傳真:3711 2468◆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