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舉動,但正如「聆聽」二字的寫法,「耳」朵,只是其中一個部份,還需要「令」人覺得被聆聽,及「一心」一意地聆聽別人。
專注、接納、不批判
如何要「令」人覺得被聆聽?最重要的是聆聽者在過程中保持三個基本態度:「專注」、「接納」及「不批判」。分享者可以在一個舒適、平和的氣氛下,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使他們覺得安全、被尊重及無壓力。除了這三個基本態度外,聆聽者更需要放下自己的經歷、概念及想法,才能專注地聆聽分享者說話的內容。
「生命熱線」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的義工,就是憑着上述的態度,聆聽每一位來電者的內心故事。聆聽者需要「一心」去聆聽,就如熱線的義工,他們讓來電者說出內心的故事,而非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一心」還說明了聆聽者的兩大角色:第一,聆聽者要如鏡子般「一心」的如實反映分享者的情況,在傾訴的過程中,分享者可以對自己的情況有更完整的檢視,從中找出另一個角度的看法來了解自己當時的情況或情緒。
第二,聆聽者應該如影子般「一心」跟隨及陪伴分享者,隨着分享者的步伐,讓他們主導談話。值得注意的是聆聽者有時會側重於自己「想聽」的範疇及方向,不自覺地主導及帶領整個分享,因此應該讓分享者表達想說和想分享甚麼。義工把這些聆聽技巧融會貫通,使聆聽者的情緒得以舒緩,從而積極面對人生。
撰文:生命熱線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