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內地貸款風險增

港銀內地貸款風險增

【本報訊】離岸人民幣(CNH)資金成本上升,銀行接連調高人民幣最優惠利率,臨近長假前夕,業界預留較多頭寸安排下,CNH短息顯著抽緊。評級機構惠譽亦指,雖然內地貸款需求放緩,但港銀對內地銀行及非銀行類客戶相關貸款,6月底佔比仍達26.2%,是房地產貸款的兩倍,信貸風險不容忽視。

人幣隔夜拆息升至5厘

金管局半年度報告顯示,所有認可機構對非銀行類客戶的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由去年底的2.33萬億元,增至6月底的2.58萬億元,對銀行總資產佔比從14.9%升至16.1%。惠譽進一步估計,連同對內地銀行應收款項計,6月底港銀對內地相關貸款總額應達4.2萬億元,對銀行總資產佔比約26.2%。惠譽認為,隨着內地相關貸款,從貿易類更多轉向非國企類融資,除非銀行非常審慎管理相關信貸風險,否則本地銀行承擔風險會增加,未來12至18個月,港銀資產質素及盈利亦將受壓。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昨日CNH隔夜同業拆息抽高至逾5厘,較前日的3厘水平升約2厘。三間發鈔行中銀香港(2388)、滙豐及渣打(香港),隔夜拆息介乎5至5.5厘。恒生銀行(011)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指,長假期前銀行預留較多頭寸作準備,減少拆出,故短息抽高不一定代表市場資金緊拙,惟長遠而言,人民幣需求將繼續強勁,該行早前將最優惠利率上調亦可見一斑。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表示,網頁顯示的人民幣同業拆息,主要由各行自行報價,尚未形成定盤價(fixing)機制,故CNH拆息抽高難全面反映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