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獲中糧集團收購的僑福企業(207)不足一個月喪升兩倍之謎終解開!證監會昨公佈,僑福於上周一的公眾持股量只有2.63%,其餘約97%的股份落在不足10名股東手上。證券界表示,公司需配股滿足證監要求,股價或有壓力。
九股東共持逾97%
證監會公佈,最近曾就僑福之股權分佈進行查訊,結果顯示公司於9月17日,有六名股東合共持有僑福約4775.2萬股,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之8.92%,相關股權連同中糧集團及其他兩名主要股東持有之約4.74億股(佔已發行股份88.45%),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97.37%,即公司街貨量只有2.63%!要注意的是,僑福8月28日曾公佈,街貨量有26.5%或1.41億股,已滿足最低公眾持股量要求。這意味僑福街貨量於短短14個交易日由26.5%降至2.63%!期內僑福升幅以倍數計,9月18日股價更升至6.66元的歷史新高,17個交易日內喪升兩倍!更有趣的是,證監查出僑福於9月17日的股權高度集中,而據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顯示,9月19日透過滙豐於僑福的持倉卻突然由零持股,急升至18.68%或1億股,而滙豐正正是中糧收購僑福時的財務顧問。之後僑福股價開始向下,昨日收報4.1元,累跌近40%。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之前升幅顯然因為貨源歸邊,之後知道證監查咪散貨囉……」過去個多月,市場不時有股份被炒上,其中一個借口就是憧憬有像中糧集團收購僑福般的個案發生。事實上,早前就有報道指,中糧入股後公佈一系列新人事任命,當中大部份人員皆有份參與中糧旗下商業品牌「大悅城」項目,即惹來僑福日後或會成為中糧集團拓展商業地產為主上市平台的憧憬。不過,沈振盈表示,如今僑福已引起證監會的注意,而中糧作為國企,理應設法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相信會盡快恢復公眾持股量,即使真的有注資計劃,都不會是短期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