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署昨日遷拆東頭邨第22座的限期到期,但有17個商戶涉25個商舖不滿賠償,在商戶拒絕遷出下暫緩執行清拆。房委會商業小組主席蔡涯棉昨晚與拒遷商戶對話,並無突破性發展。據了解,房署中秋及國慶假期後落實遷拆行動。商戶聲言會抗爭到底。記者:林社炳
蔡涯棉昨晚應公屋聯會邀請,與拒遷商戶對談,重申原有賠償政策。東頭邨22座商戶聯會主席蔡國光會後形容會面全無寸進。公屋聯會總幹事何偉民說,「個會唔開好過開,反令商戶更失望。」稍後會與商戶商討下一步抗爭行動。東頭邨22座商戶聯會在昨日早上遷拆限期,號召受遷拆影響25個舖位的17個商戶拒遷,並請來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等多名黃大仙區議員聲援。拒遷商戶聲言,為爭取合理賠償,誓死拒絕遷出。
按四年通脹賠償
拒遷商戶不滿房委會按照08年舖位每平方米9,326元(每平方呎866元)的特惠津貼賠償。但過去四年物價通脹,他們要求賠償加至每平方米17,141元(每平方呎1,592元),否則誓死拒絕遷出。商戶昨日出示房屋署清拆限期通知,指房署要截水、截電、截煤氣及電話等供應,迫使商戶遷出。他們到房署東頭邨辦事處交涉表達不滿。房屋署、水務署及警方等人員到場候命,但暫緩執行遷拆行動。
長假期後再行動
高級房屋事務經理(黃大仙)徐金龍會後說,房署已全數收回22座公屋住宅單位,只有部份商戶遷出問題有待解決。他說,會繼續與受影響商戶溝通,商談賠償及搬遷日期等問題。據了解,政府暫時沒有具體遷拆限期。房署會在中秋及國慶假期後,落實遷拆行動。東頭邨22座已有47年歷史,大部份拒遷的商戶,是受過去徙置事務署收地收舖的補償,以「前舖後居」形式遷入東頭邨,訂明商戶享有經營行業自由轉營、自由出租或轉租、自由分租及承繼等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