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多倫多電影節<br>黑澤清270分鐘《贖罪》引人入勝

蘋影話:多倫多電影節
黑澤清270分鐘《贖罪》引人入勝

看了黑澤清片長270分鐘的《贖罪》,四個多小時沒有中場休息,沒有上過廁所,本來是300分鐘的電視劇,剪輯得算是一氣呵成。劇本改編自《告白》原作者湊佳苗的另一小說,而黑澤清十多年前執導的《X聖治》又的確詭異深刻。但最讓我期望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近作《東京奏鳴曲》,影片盡顯編導敏銳的時代觸覺。小泉今日子在本片演的母親,因為愛女被怪客殺害,把責任強加於四名見過兇手的女同學身上,而導致她們成長後一一遇上命定的怪事。影片分成五章,其一是「法國洋娃娃」,二是「PTA臨時總會」,三是「熊兄妹」,四是「十月零十天」,最後是「償罪」。我沒有看過湊佳苗的原著,但一齣長達四個半小時的犯罪電影,可以這麼引人入勝,而結局篇又能夠這樣出人意表,案中有案,看來原作者真的繼承了日本推理小說的精粹,而黑澤清還能照顧倫理親情,確是此中高手。雖然是大衞連(David Lean)的忠實影迷,但我一直沒有看過他在1946年拍成的《孤星血淚》(Great Expectations)。今次在多倫多看了資深英國導演Mike Newell的最新版本,或許因為佈景、服裝、攝影的一絲不苟,再加上眾演員如賴夫費恩斯、海倫娜寶咸卡達和Jeremy Irvine的落力演出,我是頗為享受這兩小時的觀影經驗。然而此間評論只屬毀譽參半,令我對觀看大衞連的經典作品以至閱讀狄更斯原著的意欲大增。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