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窮怕富 東北收地避開高球場

欺窮怕富 東北收地避開高球場

【決戰東北】
【本報訊】政府一直以住宅用地不足為由,強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但環保觸覺發現,獲政府以1,000元象徵式批出的香港高爾夫球會位於古洞北旁邊,連同附近荒地面積逾200公頃,相等於一個荃灣,現時是富豪俱樂部。環保觸覺質疑政府為何不肯率先發展這類土地,只選擇將村民迫遷,是為富豪護航向弱者開刀。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近日翻查衞星照片,發現香港高爾夫球會的粉嶺球場,與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古洞北非常接近,估計相距不足兩里,而球場面積連同附近荒廢的土地,佔地達200公頃,相等於一個荃灣,及半個古洞北新發展區。他指政府在新界東北三個新發展區預留167公頃作住宅發展,「如果淨係起屋嘅話,其實用晒成個高球場地已經足夠應付。」

批政府捨易取難

他說,現時該幅高球場地及附近土地未納入任何分區大綱圖內,即作為地主的政府,是非常容易便能夠發展該帶土地,「比起你要收返村民土地,然後逐幅地去城規會申請更改用途,真係易好多」。
他猛轟政府捨易取難,硬要滅村和鏟平農地,而且發展的選址準則也令人質疑是「劫貧濟富」,專向窮人開刀。他希望政府能改弦易轍,從新審視發展需要。他又指高球場生態價值更低,故將之收回發展更為合理。
古洞北發展關注組主席李肇華批評,整個發展計劃一直都顯示出政府「要避開某啲嘢嚟做」,例如只滅非原居民村而保留原居民村,盡量減低對擁有龐大政治勢力人士的影響。以高球會為例,高球一直是有錢人玩意,「就好似幫住啲有錢人咁,專門向我哋弱勢群組開刀」。
發展局回應稱,98年已展開新界東北研究,是基於發展潛力、地理、生態及經濟效益等選址現時三區,粉嶺高爾夫球會並不在研究範圍內。
香港高爾夫球會已有逾百年歷史,其位於粉錦公路旁的粉嶺高球場地,於60年代開始獲政府以1,000元象徵式批租,每年只需繳交應課差餉值3%為地租。該場地佔地約170公頃,地契於2020年8月底屆滿。地皮估值逾二百億元,一個二手高球會籍動輒也要逾千萬元,堪稱富豪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