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2歲女童在一天內兩度暈倒,送往屯門醫院檢查後發現心律每分鐘只有38次,比一般人慢一半。該院兒科心臟組副顧問醫生,竟單憑女童「每日做一小時運動」的資料,草率診斷病人有「運動員心臟」,結果斷錯症。港大心臟科專家批評該院幫女童診治時,「比一般心臟科要求為低」,判斷出現問題。女童最終在夢中猝死。
記者:鍾焯如
死因庭昨天就女童黃焯思於夢中猝死一事進行研訊,傳召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心臟科副教授蕭頌華以專家證人作供。蕭指,綜合女童住院及覆診資料,女童心跳緩慢,心律更一度低至每分鐘38次,其心臟QT段數據(即心臟由收縮到開始擴張至終結的時間)亦比正常時間長,加上女童曾於短時間內兩度突然暈厥至失去知覺。
蕭醫生依據文獻和他的臨床經驗推斷,女童應確診為屬高級數的「QT間斷延長綜合症」,並非屯門醫院推斷屬「運動員心臟」特徵。
心律僅每分鐘38次
蕭醫生質疑︰「如果懷疑病人有『運動員心臟』,(醫生)應多加了解清楚,但女童的醫療報告、牌板就睇唔到。」對於一名12歲小朋友來說,心律每分鐘僅38次,屬不正常,「除非小朋友受極度嚴格的運動訓練」。據女童的家人稱,女童喜歡打籃球和田徑等運動,每天運動約一小時。
蕭指,該「QT間斷延長綜合症」,可用藥物配合植入心臟起搏器作治療,治療後病人的死亡率,會由20%減至5%。解剖報告將女童死因列作「死因不明」,死因庭於今天裁決其死因。
醫生:今日冇乜事
女童去年4月20日在家中突然暈倒,送往屯門醫院留院。在5月19日覆診時,為她覆診的兒科醫生劉箕慧徵詢兒科心臟組副顧問醫生鄭恩華(音譯)的意見,認為女童心律僅得38次是「運動員心臟」特徵,並向女童說「今日冇乜事」,着女童回家。翌日女童卻於睡夢中猝死。
案件編號︰CCDI-4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