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長者紛紛到公園「霸靚位」晨運,但有讀者指近年常見長者將腳架在欄杆做舒展拉筋運動,見他們以單腳支撐身體,恐失平衡跌倒,後果堪虞。有體育學者指長者跌傷須卧床,因免疫力下降而死亡風險高達三成。醫學界則建議長者運動前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長期病患者須控制病況,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避免受傷。記者:王淑君
每天清晨時分,各區公園都見到老友記的蹤影,他們各自佔據園內不同的位置,有的獨個兒,也有三五成群,大部份老友記都在做拉筋、搖動雙手及緩步行。《蘋果》記者早前到屯門蝴蝶公園觀察,發現很多老友記喜歡以單腳支撐身體,然後將另一隻腳架在欄杆上壓腿,再將手和頭也傾前壓下拉筋。更多長者除壓腿外,甚至把腳在欄杆前後推磨按摩肌肉。然而,一般鐵杆的高度接近成年人的腰部左右,長者如沒有物件攙扶,稍一不慎易失平衡跌倒。約60多歲的婆婆向記者說:「日日都嚟做運動,見人咁拉筋,我又學拉,冇人教。」她邊說邊熟練地將一隻腳架到花叢的石壆上。她笑言,從未試過跌倒。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鼓勵長者多做運動,惟應注意安全,如動作只用單腳平衡,則有跌倒的危險。他指出,長者因跌傷而死亡的風險達三成,並警告說:「有科研話65歲後肌肉出現毛病會影響免疫系統,如果長者跌傷需要卧床,肌肉同免疫力會迅速退化,增加死亡嘅機會。」
搖動手腳適合老友記
雷雄德續稱,長者每天應做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搖動手腳,可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又能活動關節,非常適合老友記。世界衞生組織亦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周做兩次力量訓練運動,利用適合長者的健身器材訓練推舉動作,增強肌肉力量。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表示,長者晨運意外多因跌倒受傷送院,亦曾接收因舒展動作造成拉傷的個案,建議運動前應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譬如肌肉及筋腱係咪有足夠柔軟度?關節有冇痛?四肢會唔會冇力?平衡力同肌肉力量唔夠嘅話,就應該避免做相關嘅運動。」他提醒患有血壓高、糖尿病及心臟病等長期病患長者,做運動時宜循序漸進。如進行遠足等遠離市區的劇烈運動,宜有人相伴同行,免生意外。檔案編號:0706082社會服務◆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報料熱線:2929 0000◆社會服務熱線:2990 8288◆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 868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傳真:3711 2468◆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