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袁國勇:港未見新沙士蹤影

專家袁國勇:港未見新沙士蹤影

【本報訊】可致命的新冠狀病毒出現,令不少人擔心是沙士爆發翻版。03年有份發現沙士「真身」為冠狀病毒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表示,該系一直有監察本港病人或野生動物感染的冠狀病毒類型,暫未見新病毒蹤影;港大自沙士爆發後亦已具備分子生物技術,可在兩天內揪出感染新病毒的本地個案。

袁國勇

港大可揪出感染個案

與沙士同屬冠狀病毒的新病毒,至今造成一名60歲沙地阿拉伯男子死亡,及一名49歲卡塔爾男子危殆,後者仍在英國留醫;英國當局正調查另一宗當地死亡個案,是否與新病毒有關。新病毒基因圖譜尚未公佈,袁國勇估計,其基因應與於蝙蝠身上發現的病毒類似。
袁向本報表示,已知的冠狀病毒可分多種,包括可致流感症狀的2A型、可致沙士的2B型,以及本地蝙蝠帶有的2C型和2D型;港大監察也發現,本地曾有病人感染分別名為HKU1型、NL63型及292E型等的冠狀病毒,但暫無證據顯示上述新病毒已登陸香港。他認為,現階段有關新病毒的資料太少,港府須慎防病徵輕微的「隱形」病人進入社區。港大具備的分子生物技術,配合港府現有的病毒基因分析數據,足以及早揪出感染新病毒個案,相信如沙士般嚴重的疫情不會重現。
世衞發言人Gregory Hartl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新病毒與沙士不同,但現時仍未能確定新病毒危險性,「確診個案太少,如何傳染、確診個案發病前有沒有接觸野生動物,我們仍然不知道!」Hartl指出,一旦出現醫護人員感染個案,反映新病毒可經人傳人,病毒危險性將大為提高。

衞生署加強邊境把關

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表示,目前難以評估新病毒有多大機會傳入香港,暫毋須提高本港的風險評估;衞生署會加強邊境把關,探測體溫,了解有病徵人士曾到訪哪些地方,及早識別病人,進行臨床評估,有需要會轉介醫管局傳染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