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賺9.7億下半年蝕6.6億<br>光滙石油業績閃電走樣

上半年賺9.7億下半年蝕6.6億
光滙石油業績閃電走樣

【本報訊】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航運業務,加上油價上升推高銷售成本,從事國際石油貿易及海上供油的光滙石油(933)截至6月止全年純利大跌75.94%至3.06億元,每股盈利降至4.1仙,不派息。
記者:陳韻妍

光滙去年表現不濟,管理層更預警今年情況難有改善。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陳義仁表示,由於新加坡及中國的海上供油發展步伐放慢,估計今年海上供油量將下降,而亞洲貿易量上升,亦會減低公司的議價能力及利潤。

全球海上供油急放緩

事實上,光滙上年度上半年仍錄得9.65億元淨利潤,惟下半年經營環境趨惡劣,期內虧損6.59億元,累及全年純利大跌。公司去年總收益雖增長76.84%至699.49億元,惟銷售及服務成本升幅更大,升86.13%至690.63億元,拖累毛利大減63.84%至8.86億元。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受航運業不濟打擊,全球海上供油相關業務明顯放慢,雖然近日運費回升,但不代表航運業好轉,而且油價上升亦令供油成本上漲,故不看好相關業務情況。
國際貿易及海上供油業務是光滙主要業務,去年經營溢利大減57.65%至7.34億元,毛利率大減4.92個百分點至1.27%。公司預計在不明朗環境困擾、發達國家喪失增長動力及新興市場發展受阻三大因素拖累下,未來營商環境更嚴峻。陳義仁坦言,受歐債危機影響,公司將放緩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貿易業務拓展步伐。

黃德几籲股民小心

光滙上游燃氣業務去年首次錄得6905.7萬元收益,迪那1-2井將於下月正式啟用,公司預期上游業務可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之一。他稱,鑑於開拓上游業務造成較大資本開支,故現時負債比率約170%,惟仍算建康。
不過,黃德几指,光滙的上游業務仍面對不少困難,但公司表明希望轉型至上游發展,惟成效有待觀察,而且該公司的盈利情況相當波動,奉勸投資者小心為上。
儘管油輪運輸市場處於歷史低位,光滙卻「反其道而行」,未來12個月將接收5艘節油超大型油輪(VLCC)。執行董事Wistoft Kristiansen承認,現已交付兩艘VLCC,另外3艘將於今年11月至明年7月陸續交付。
光滙石油股價收報1.62元,升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