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端飛來艷福,當然遠比身水身汗耕耘情花愛果愜意,大街小巷閒蕩撞上的意外名勝,總較拿着旅遊指南找到的景點馨香。那天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參觀過Arne Jacobsen六十年代為SAS航空公司設計的型格酒店,坐在閣樓搔首弄姿拍照留念,之後穿越市政廳前的廣場,走進那幾條充塞遊客的購物街,處處都是高談闊論的美國佬,簡直嘈到魂魄唔齊;只好急急腳兜入橫巷,將就吃了午飯,準備一路向北進軍。抵達歌劇院前風景乏善足陳,舊教堂改建的現代藝術中心沒什麼吸引力,反而對面一間老房子漂亮,窄長的白框高木窗頂天立地,髹成甜灰色的外牆凸現平行橫紋,又潔淨又爽朗。停下抬頭仰望,忽然發現門邊有塊鐵牌,一看原來是August Bournonville故居,資深舞迷禁不住哇一聲驚叫。
開山祖師爺爺顯靈啊,不興奮就假。你可能不知道,布朗維爾是丹麥芭蕾舞壇最重要的人物,十九世紀主管皇家舞團四十多年,創立了「布朗維爾風格」,二十世紀中業爭氣的徒孫徒曾孫在國際上把祖先遺產發揚光大,教大家崇拜《天鵝湖》和《吉賽爾》之餘,不得不關注《林中仙子》和《拿波里》。當年雷里耶夫投奔西方,馬上便拜倒在布派嫡傳弟子Erik Bruhn的蘇格蘭裙下,不但將整套秘笈悉數吸收,還和師兄大談戀愛。巴蘭欽栽培的紐約市芭蕾舞團出色男舞者不勝枚舉,其中最標青的應該是後來接棒當藝術總監的Peter Martins,他也是來自哥本哈根的正宗布派,過江猛龍帶到美國的一身舞藝,替坐大的蘇俄派注入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