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仲裁案 港人第二多

中國仲裁案 港人第二多

【本報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貿仲委)首個境外分支機搆昨日在香港正式成立,貿仲委副秘書長李虎稱,將加強與香港仲裁界的合作,進一步提高中國仲裁和香港仲裁在國際仲裁界的形象、地位和話語權。

不少選擇在港仲裁

李虎稱,貿仲委受理的仲裁案件中,涉及香港當事人的案件佔據貿仲委總受案量的第二位,不少涉外合同的當事人選擇將其糾紛在香港仲裁。截至8月底,貿仲委北京總會、天津中心和西南分會共受理案件656件,其中涉外件217件,國內案件439件,新受理案件爭議金額總計79.4343億元人民幣,新爭議類型,如資產併購、著作權轉讓合同、物流合同、特許經營合同、行紀合同、融資租賃合同、造船合同等爭議均有相應增長。業界關注一些在中國存國內爭議的案件能否送到境外仲裁。李虎稱,目前各部門仍就這個問題交流意見,沒有最後定論。同一場合上,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楊弘磊稱,貿仲委2012年規定總會與中心之間管轄權的分配需要由當事人明確約定,未來香港仲裁中心的管轄權形式問題,有待解決。香港早於1985年由商界人士及專業人士組建非牟利機構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未來與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無可避免會出現競爭。李虎稱,相信用戶能夠作出區分,而貿仲委將宣導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下,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個區域的仲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