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冷漠之城 - 勇先

獅子山下冷漠之城 - 勇先

早前一間國際投資銀行做了一次環球生活指數調查,在芸芸的數據中,較值得我們留意的,是香港人工時之長原來位列全球首五位,而且大假少兼薪金不高。唯一與工時一樣高企的是屋租,全球排行第三。香港的僱主,向來視「工時長」較「月尾出糧」更為理所當然。我有個朋友每天習慣較下班時間多做半小時才走,但老闆依然說他好得閒,原因是認為「這位朋友」沒有開OT─事實上,很多上司僱主都有以下邏輯思維:一,半小時的OT根本不是OT,是準時走;二,準時走人的員工都是錙銖必較兼沒上進心。在這種思想鞭策下,香港人的工時怎會不長?香港人視工時長為應份,皆因獅子山下精神──在困苦的環境中,不問點解,不去質疑,只是一味的死做爛做,正是獅子山下的核心價值。「世界沒免費午餐」、「一切都要靠捱出來」、「做人要肯蝕底肯吃苦」等,都是由這份精神衍生出來的道德教誨。所以政府和僱主即使不宣之以口明言,在不同場合都會透露覺得工時長人工低好正常,因為「香港以前個個咪又係咁捱」;休息時間兼大假少亦好合理,因為「以前我哋返足七日咪又係咁」;樓價過高貧富懸殊亦沒問題,因為「我們當年何嘗不是自己靠自己,點會想到靠政府幫忙」……總之社會上所有不公不義,在獅子山下精神面前,統統都是無病呻吟。我不否認,或者昔日的獅子山下精神,的確將香港從漁村變成山寨廠輕工業城市再變成國際金融中心。但今日「上位者」若仍抱着這種信念指指點點,希望我們像機械般活着,這非但不會令我城繼續飛躍,反而只會令香港,成為僅剩下陣陣風凉話的冷漠之城。勇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