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汪峰,不是林峯,也不是汪小菲,而是汪峰。對,他是一個大陸歌手,所以你不認識是正常的。
有一次大陸旅遊,遠房親戚汽車上播的CD,居然便是汪峰的作品。一下子,我感到這個遠房親戚很親切,因為我覺得她很有taste。
如果你有看過電影《北京樂與路》,吳彥祖舒淇那一齣,你便會聽過汪峰的歌聲。
那時,我完全不認識這個名字,我只是聽到一把沉鬱憂怨的聲音,唱出這句歌詞:「突然我又想起你的臉,突然我又想起你當天的叮嚀。」
沒有音樂,單純的人聲,喚起久違的感動。
是否曾經有過一張臉,你以為早忘記了,然後在如常的生活中,在沒有任何先兆下,突然想起?
「浮沉寒風中/我心亂如麻 /一腳踏空 /墜落回憶中」
回憶是個陷阱,我們都不願墮入,有時卻一腳踏空,無從閃躲。
大陸說汪峰是「音樂才子」,我知道的,「才子」氾濫,但你看看汪峰填的詞,俱是精品,還經常要你思考。
大陸最火熱電視劇《北京青年》,片尾曲正是汪峰的《存在》。
「多少人走着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卻如同死去/多少人愛着卻好似分離/多少人笑着卻滿含淚滴/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
說誰呢?你我都有份,你或許升職了,但人生卻沉淪墮落。政治上香港以為「走着」,其實卻困在原地。
我最愛那一句「繼續苟活/或是保持憤怒」,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苟且過日」?
如何判斷政治人物是否「苟且」?
很簡單,能否「保持憤怒」?能否保持「不適應」?還是想出千百個理由,合理化身邊發生的一切不合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