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不少中老年人。有調查發現,僅三成有典型退化性關節炎症狀的人會求醫,大部份人寧痛不醫,影響生活質素。有「shopping精」因膝關節疼痛,未能行街購物失去樂趣,更要提早退休過隱居生活。骨科醫生表示,病人一般會試盡跌打、針灸、止痛貼等方法,無效始會求醫,惟病情已達中至後期,影響治療效果。
大部份人忍痛不求醫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今年5月訪問277名長者,發現84%人有最少一種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僅三成人有求醫,不求醫者多自行購買止痛藥或止痛貼,也有兩成人死忍痛楚。為免觸及痛處,七成受訪者會減少提重物或不敢抱孫。
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忻振凱表示,不少病人以為關節痛是年老退化必然現象,延誤或抗拒求醫,其實按病情處方合適止痛藥,配合適當活動及減重等,可減輕痛楚。退化性關節炎分一至四期,四期病情最為嚴重,或要做置換關節手術。
忻振凱表示,近年流行注射關節液補充劑改善痛楚,對於一至三期患者效用較好,但四期患者效用略遜,除非患者年老、不願接受手術或服藥無效,才會建議使用。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獲藥廠資助,為100名領取綜援及低收入長者,免費注射關節液補充劑,另600名額則可以七五折價錢,約2,600元注射藥物,所有患者需獲公院醫生轉介。
今年58歲的梁太,雙膝關節痛楚纏繞逾10年,她最喜歡行街購物,卻因膝痛連行街都不能,最終更要提早於兩年前退休。她今年求診骨科,才確診早期雙膝關節退化,注射關節液補充劑後,病情大為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