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大概是近幾十年來最差勁的候選人,真的想不到他有甚麼方法可以阻止奧巴馬連任。先不說他那種高人一等的囂張態度,單單是口不擇言,經常開口說出令自己及黨尷尬的話已是不可饒恕。兩個月前來一次外交熱身之旅,走訪英國、以色列等最友好盟邦,讓他添點大國領袖模樣。誰知他一開口就批評倫敦奧運不濟,勢必亂作一團,把主人家氣得七竅生煙,禁不住反唇相譏。到以色列時,他一面倒反巴勒斯坦的立場又令局勢動盪不穩。
羅姆尼外交內政也失言
若果僅僅在外交上失言,問題還不大,畢竟美國選民着緊的是經濟,是移民政策,是內政,外交只是錦上添花的事。偏偏羅姆尼在內政上同樣口不擇言,把奧巴馬的支持者(約47%選民)說成是不納稅及慣性倚賴政府的人,無可救藥,也爭取不過來,令他一直無法在民調中領先,甚至處於劣勢。羅姆尼的抱怨也許有一點點根據,奧巴馬的支持者中確有不少倚賴政府各方面的援助過活。但是,共和黨支持者中其實同樣有不少人因各種原因包括年老、退伍軍人、失業中產家庭而要領取聯邦政府資助。現在羅姆尼一竹篙打一船人,把所有拿政府資助的人劃成敵人,一方面令民主黨支持者更同仇敵愾,更賣力為奧巴馬打選戰,好好教訓一下羅姆尼;另一方面部份共和黨支持者也會感到被侮辱及疏遠,不想或不情願全力支持他。換言之,羅姆尼的47%論既為對手添彈藥,又打殘自己陣營士氣,令自己人有口難言。這種拿石頭砸自己腳的做法實在笨得前無古人。其實只要羅姆尼及他的團隊稍稍回顧一下過去的選戰,就不難避免犯下這種低級錯誤。同樣是批評政府干預太多,助長倚賴文化,前總統列根的手法就不一樣,就有針對性得多。列根及他的團隊以「開Cadillac車到銀行領政府資助的welfare queen」來諷刺民主黨亂派福利養懶人。這樣做既能把援助養懶人的說法形象化,又不會打擊一大片,更能爭取努力工作自力更生的人支持。試想想不勞而獲的人居然可以大搖大擺開靚車拿公援,大部份上班族都難以接受,無形中把大部份人拉到列根背後支持他。相反,羅姆尼及他的團隊卻把大多數人變成敵人,這不是高下立見嗎?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