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現在假日出街購物的去處都是一個個倒模式的大型商場,買的東西都可能是人有我有的貨色,遊走於人山人海裏,身邊都是說普通話的遊客!想找有特色、安寧又屬於香港人的店舖?竟被小記發現,就在希慎廣場的後街! 記者:陳家蕊 攝影:譚盈傑 模特兒:Ren、Alia@Pure Models
禮信大廈 銅鑼灣後花園
希雲街禮信大廈位於銅鑼灣人山人海的希慎廣場轉彎,渣甸街的盡頭,紅綠燈十字路口的對面。那裏最顯眼及最出名的莫過於早在1972年開業,充滿港式懷舊風味的傳統麪包店「丹麥餅店」,其餘的都是車房,以及新舊的餐飲食店,近年更吸引幾間特色家品小店進駐,令這與旺區一街之隔,安靜又休閒的小街,慢慢起了變化。
1.日式手工店 人情味濃
走進禮信大廈,你會看見地上滿是殘舊的階磚,寬敞的走廊擺放的都是茶餐廳的椅桌及木板,在大廈走廊的中庭卻開了幾間光鮮的店舖。當中最搶眼的莫過於門前擺放着復古單車,掛上霓虹燈招牌的Bunkaya Zakkaten「文化屋雜貨店」。原來這間是專賣日本手工精品的雜貨店,在日本已有三十多年歷史,成功將店子引入香港,全因為於日本替文化屋工作的香港人Rax主動向老闆提出,也令這家文化屋成為首間海外分店。店中雜貨多不勝數,由衣物、貼紙、梳、摺椅也有,近六成貨物都是日本手工製作,所以每件只有兩三件存貨,特別珍貴。而貨物多是走可愛彩色風格,是日本女生部屋必有的元素,例如大大個娃娃頭咕,就是日本方面人手設計鏠製的作品。有部份家品更是Rax自己親手設計,好像道路安全牌的摺桌,也是他忽發奇想的作品,充滿香港特色。由於店舖位於舊式商住大廈中,有不少老街坊都愛入這間小店逛逛,每當發現屬於自己年代的產物,更不時與店員回想舊事,充滿人情味。
Bunkaya Zakkaten「文化屋雜貨店」
加路連山道11A地下(2808 0304)
2.歐洲古着店 自製懷舊桌
「文化屋雜貨店」對面則是一間風格完全不同的歐洲古着店Luddite,店內多是十九世紀歐陸工業味濃的衣着,對比文化屋的小女生可愛風,這裏就多了一陣男人味!除了古着衣物,原來店中用以陳列衣飾的椅子、書桌及衣櫃等,都作出售,而這間店同樣由Rax主理,「原因是想令人明白買懷舊東西不局限於一種風格,加上也想令來到禮信大廈的客人選擇更多。」當中的復古二手家具除了由歐洲二手市場購回來外,一些看上去陳舊的歐式家具,原來是Rax新買回來,再自行作火燒加工,令它產生「舊」的感覺,每件都獨一無二的,因此吸引不少客人訂做!「這種特別的感覺,就好像禮信大廈一樣是屬於香港人的,自由行至少唔識路過來,如我所願,因我不希望客人太多,令附近經營已久的茶餐廳、生果店因加租而倒閉!」
Luddite
加路連山道15A地下(2870 0422)
3.原裝海報此處尋
在禮信大廈另一邊的窄巷,亦有另一間開業半年的特色小店InBetween,店主是兩名愛旅遊的大男生,亦不時要到外地公幹,所以想把外地找到的美麗家品帶回香港公諸同好,店中亦有不少貨物是身邊朋友從外地搜羅的,所以貨品多只此一件!當中最特別的可算是60、70年代的波蘭原裝電影海報,近年有不少人愛收藏殘舊的電影海報去佈置家居,可是市面買到的多是翻印版本,這裏就有來自波蘭的殘舊電影海報,令不少人能於此找到心頭好。
InBetween
加路連山道1號禮信大廈12號舖(9631 8307)
4.街尾尋寶
希雲街不只禮信大廈有特色小店可逛,於希雲街的盡頭,還有間東德二手家具店,它就是Mooi!Mooi原本位於大坑街頭,後又因業主瘋狂加租,所以才遷往希雲街。Mooi的賣點相信是店主Erica每季都會從歐洲的大小二手市場入貨,今季沒心水,下季也有新希望!
Mooi
希雲街25號地下(2882 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