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解睇美食三寶:鹹香Husband

周六解睇美食三寶:鹹香Husband

來大澳必經永安街和吉慶街兩段美食之路,這裏有三寶:蝦醬、茶粿及紫貝天葵。逢周末,市區遊人都為它們而來。 記者:趙珮倩 攝影:伍慶泉

石磨蝦醬@張財記

大澳銀蝦仔:只用大澳鹹淡水交界的銀蝦仔,即BB蝦,殼軟身、蝦頭及蝦腸較乾淨,人手揀走混雜其中的魚毛蟹仔,否則蝦醬會帶腥臭。

張財記有售兩款蝦醬,人手石磨和機磨兩種。前者呈蝦肉色澤,質感看似粗糙,但味道複雜有層次($50/樽);機磨的色澤較啞,滑溜但味道較單調($22至$32)。

極香石磨蝦醬:石磨不像機器會產生熱力, 故蝦油不易揮發,蝦香得以保存,味道亦較細緻,每星期只可限量生產50-60樽。$50/樽(約130克)

蝦豬餅Husband:

為吸引年輕人品嚐蝦醬,張財記創作出這小吃,用蝦膏蝦醬爆香豬肉配生菜絲,以油酥餅夾來吃。志哥太太更為它改了個親切名字蝦豬餅,英文取其諧音Husband,只在周末及假期推出,日賣六七百個。$18/個

全港唯一石磨蝦醬

大澳無人不識張財記。志哥是第三代傳人,從80年前阿爺年代開始以家庭式小量生產,在自家天台古法曬蝦膏蝦醬,小部份出品仍堅持用人手石磨磨製,那份鮮味層次與機器磨成的不能相比。不過要品嚐這份百分百鮮味要快,因政府將在年尾禁止於本港海域拖網捕蝦,志哥:「這裏只有一家漁民捕捉大澳鹹淡水交界銀蝦仔,政策一改,今年端午後交來的應是最後一批大澳銀蝦了。」

志哥:「蝦膏曬乾過程更繁複,放竹筲箕曬兩星期,然後鏟起成一塊塊,搓成磚,曬一日後切成小磚,再曬一日,之後放入密封箱內回香。」

蝦豬餅用蝦醬爆豬肉。

100斤銀蝦只可做出40斤蝦膏,味道比蝦醬鮮香濃郁,不會死鹹。$60/磚

張財記(2985 7428)

吉慶街 41號

柴火茶粿@隱姑

隱姑茶粿在大澳已有70年歷史,創店人隱姑是客家人,茶粿是她的家鄉小食,起初只做給家人吃,街坊試過後讚不絕口,索性擺檔賣起來。幾十年前賣兩毫子個,現時每個$5。

茶粿:直徑8cm、厚1.5cm、重約100克

鹹茶粿餡料:

山東花生:去衣後炒半小時至金黃即香口非常。

美國眉豆:大粒豆味濃,烚一小時後壓茸,再以細柴火炒三小時成粉狀。

清明日賣過萬個

大澳人愛鹹茶粿,而包花生、芝麻、糖及椰絲餡的甜茶粿則較受遊人及後生一輩歡迎,另有市區少有的雞屎滕(上圖),假日可賣過千個,清明、重陽等節日更可日賣過萬個。第三代傳人為隱姑的孫新抱黃小姐,包茶粿都包了三十多年。

黃小姐:「我們只用柴生火來蒸茶粿,蒸出來較香,一籠可蒸28個,每次最多可蒸六籠,燒紅火,蒸三分鐘即可。」

鹹茶粿餡料超飽滿。

紫貝天葵@隱姑

隱姑不只賣茶粿,也兼賣大澳特飲紫貝天葵,顏色紫紫紅紅的,夏天遊大澳,一支在手,清熱解喝,暑氣盡消。

紫貝天葵:

大嶼山山上野生紫貝天葵採少見少,現時大部份從紹興、浙江等地來貨。

比例:

半斤紫貝天葵 + 兩斤山楂 + 30公升水;水滾後煲30分鐘,熄火再焗30分鐘至出味,最後加入片糖調校甜度。

大澳利賓納

紫貝天葵素有「大澳利賓納」之稱,原來源於幾十年前,大嶼山鳳凰山一帶的居民,從山頭採來紫貝天葵,煲成凉茶,並逐漸流傳開去,到了近十多年才在大澳熱賣起來。有些店更會加入甘草、烏梅等材料,令味道更豐富。

不少遊人還愛買一紮乾紫貝天葵,回家自行煲來喝,約$10一小包。

正宗隱姑茶粿(2985 5708)

永安街11號A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