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甫出生,何仁鑠便遇到醫療失誤致患上大腦麻痹,令人生改寫。長大了,他無法改變終身傷殘的命運,卻以無窮想像力編寫故事。今年24歲在演藝學院讀電影的阿鑠,還未畢業已獲電影公司賞識購下劇本。電影即將上演,卻因他身體殘障,不會列出他的名字,而8,500元酬勞只足夠三個月生活費。還未入行,已讓他見識到現實的殘酷。
記者:梁御和
阿鑠是早產嬰,出生後即入氧氣箱,因護士餵奶後忘記關箱門,導致細菌感染引發大腦麻痹,致雙腳肌肉協調有問題。他踏出每一步,也仿似快要仆倒,惹來奇異目光。
營營役役 使人遺忘夢想
古怪步姿成為別人焦點,也令阿鑠對周遭的人和事特別敏感,人生百態盡入眼簾,腦內盡是澎湃思潮。五年前,還在特殊學校就讀的他,參與首齣由傷殘人士擔綱演出的公開售票音樂劇《我愛菠蘿油》,獲社會人士讚賞,觀眾的掌聲為他帶來亮點。「原來身體缺陷阻礙唔到創意,決心喺演藝界發展,希望將諗到嘅嘢喺電影中表現出嚟」。
在IVE讀了一年多媒體課程,獲演藝學院電視電影系取錄,「平日上堂揸Cam、做演員、寫劇本,樣樣我都做到」。阿鑠以電影編劇為終極目標,他承認出鏡確令人將重點放在他的外表,「做編劇係希望將我對世界嘅睇法化成文字同影像,同其他人分享」。
阿鑠平日愛坐在街角,觀察都市人在繁忙鬧市中穿插,從中找尋靈感。「生活營營役役,慢慢會忘記自己嘅夢想,我希望寫嘅故事可以提醒香港人一啲被遺忘嘅嘢」。過去五年,他寫了七份劇本,其中一份講述愛情觀,被教授推薦給一位導演,更拍成電影。「導演好鍾意,問我年紀細細點解可以寫到咁細緻嘅愛情,可能曾經同女朋友若即若離咗好長時間,好有感受」。
沒有後台 曾努力已無悔
電影在未來數月上映,卻未為他帶來可觀收入。「導演話我係新人,怕我傷殘人士身份影響票房,用8,500蚊買咗份劇本嘅版權,講明上畫時編劇一欄未必會寫我個名,又簽埋保密協議,我唔可以公開講係邊套戲」。身邊的人都為阿鑠不值,他自我安慰說:「今次機會係對自己一種肯定,出唔出名唔重要,反正親友睇到劇情就知係我嘅作品。」
「我沒有後台,只有一顆向前的心!」阿鑠愛在劇本加這一句。他深信曾為夢想努力,就算失敗已無悔。
劇本《遺失.角落》(節錄)
「愛情,唔係要用手銬將自己同愛人雙手鎖喺一齊,雙困獄中,而係喺對方身上加上雙翼,一齊自由飛翔,遊歷生命。」
「走捷徑無疑會較快走到目的地,但我總覺得會失去了太多的經歷,情願走遠一點,在過程中領會,縱使最終到不了想去的地方,獲益也會不少。我沒有後台,只有一顆向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