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漢學泰斗小川環樹 - 許禮平

蘋果樹下:漢學泰斗小川環樹 - 許禮平

日本漢學重鎮在京都大學,京大的黃金時代則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當時,有吉川幸次郎和小川環樹兩位漢學泰斗坐鎮。吉川無緣面謁,小川則有數面之雅。1981年10月,小川蒞香港中文大學,主持第三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承其高弟楊鍾基兄引薦至筆者狹小的辦公室,也忘了是用漢語還是日語交流,反正很投緣,談笑甚歡。小川還一本正經,為我題寫「人生識字憂患始」這句充滿哲理的蘇東坡語錄。後來才曉得,小川墨蹟流傳甚罕,連其愛徒興膳宏教授,也要以借觀墨蹟為詞,「無理地將先生兩幅墨寶攫為己有」,真有「隻字片紙皆藏收」之勢。錢鍾書訪日時嘗讚小川書法大有歐陽詢風格,而筆者這件則完全蘇東坡體,或跟所寫內容有關,以蘇體寫蘇詩。

小川在新亞的講演,題為「中國風景之意義及其演變」,當日座無虛席,小川低頭看著講稿,露出光亮的天靈蓋照著聽眾,慢條斯理的,用漢語一字一句朗讀,聲線平淡,抑揚頓挫欠奉,怪不得京大學生也曾挖苦老師,說聽他授課像誦讀阿呆經一樣。
小川一門數傑,父親小川琢治是地質學家,精通中國古地理學,晚歲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入門口左邊研究室,接班人日比野丈夫是筆者的恩師兼保証人。三位兄長小川芳樹是冶金學家;貝塚茂樹是歷史學家,晚歲也是出入京大人文研,筆者與貝塚和內藤戊申等幾位巨公,在林巳奈夫的研究室開過十多次會議,聽幾位大師研討金文;還有一位湯川秀樹,日本第一位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四樹有三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也是異數。弟弟小川滋樹則在二戰時病逝。

小川環樹(1910-1993)京都人,1932年京都帝大文學部畢業,入研究院深造,師承鈴木虎雄、青木正兒、倉石武四郎等名宿,1934年遊學北京大學,從魏建功、吳承仕、錢玄同、羅常培諸大師遊。返日後到仙台東北帝大任教,1950年返母校京大任教至退休。著述頗豐,唯中譯則不多。1986年中文大學出版小川「論中國詩」一書,收錄在香港新亞的四次演講稿,再加數篇有關中國舊詩的論文,由譚汝謙兄等中譯。然此書也絕版了。
當此中日關係緊張之際,想起「清瘦如鶴,風度翩翩」(興膳宏語)的小川,靜觀其墨蹟,感慨萬千。

來稿請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