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有水天一色,亂中有序的棚屋,可愛樸實的居民,本來,還有鮮濃鹹香的蝦醬,但隨着政府禁止漁船在香港水域網蝦,沒了本土銀蝦, 大澳蝦醬的獨有風味,正逐步消失在空氣裏…… 記者:李芷諭 攝影:林栢鈞
打龍熱點 水上棚屋
大澳漁民的水上居所,已有逾200年歷史!傳統棚屋按照漁船的概念,呈半桶形,棚頭用作日常作息,棚尾用來曬鹹魚等水產,還有小梯方便直接走到棚下的小艇。現在桶形棚屋仍可在新基街一帶找到。
新基街、太平街
1.紅樹林 彈塗魚出沒
小小大澳孕育了不少小生命,除白鷺外,島上不乏濕地和紅樹林,輕易可找到大細箝的招潮蟹及彈塗魚出沒。
碼頭海濱、寶珠潭、新基街鹽田遺址
2.Chok樣阿伯 燒魷魚
看阿伯燒魷魚如睇Show!一個炭爐,幾樽秘製醬油,反幾下燒網,燒香魷魚乾、瀨尿蝦乾(各$10/兩隻 ),再用鉸剪「插插插」剪走焦燶,全程Chok樣任影,成大澳景點!
吉慶街大澳小食附近
3.乾隆年代 洪聖古廟
建於1746年,話說鄰近沙螺灣村長期受風吹雨打,供奉洪聖爺後海面轉平靜,小漁港大澳亦不敢怠慢,供奉之以求風調雨順。
石仔埗街302約189號
4.滑滑 車站豆腐花
家庭式小店,牆上貼滿老闆孫兒的手繪畫。遊人必吃豆腐花($8/碗),更可混合其他中式糖水,品嚐不同口感,芝麻糊和杏仁糊亦為熱賣。
永安街57號
5.馳名 炭燒雞蛋仔
炭爐雞蛋仔($13/底)買少見少,不久前搬到吉慶後街繼續經營,想找雞蛋仔叔叔別去錯地方。
吉慶後街59號
6.露天茶座 蘇廬
大澳居民Timmy於06年開店賣茶具、CD及擺設,07年賣埋咖啡,其面向河涌的露天茶座,及以心形咖啡杯盛載的咖啡為其生招牌。
吉慶街86號
7.其記 無檸檬檸茶
招牌凍檸茶($13/杯)不見檸檬,但果味十足,原來是以鮮榨檸檬汁混合紅茶而成,預先冷凍,不加冰,味道就不會被冲淡。
吉慶街8號
8.大澳小食 飄葱香
由「大澳小食」的老闆百分百原創的香妃卷($20),似十足法式Crepe,鐵板淋上粉漿推成大薄餅,打隻蛋、灑葱花、菜脯、芫荽碎、芝麻、脆片及燒汁捲成,足四人一同分享。
吉慶街70號
9.少林武術文化中心 宿營
大澳公立學校和魚統署舊址改建,或許路程太遠,近年武術課程多在北角會址舉行,大澳只在暑假開班,但平日仍供團體租作宿營之用。
石仔埗街洪聖古廟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