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經濟復蘇力彈唔起!滙豐9月中國製造業採購指數(PMI)初值微幅回升至47.8,雖然為兩個月高位,但仍是連續第11個月處在代表經濟報穩的50以下,表明工業活動仍在減速,雖然市場料隨着政府穩經濟措施推出,第四季開始經濟只有望溫和改善。
滙豐PMI初值「醜樣」,加上中秋與十一假期將至,人行再向市場注資紓緩資金壓力。人行昨進行7天55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8天1050億元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分別為3.35厘和3.6厘。總投放量較周二翻了超過一番。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製造業依然乏力是受新業務疲弱和去庫存時間長於預期拖累,這會增加就業市場壓力,並已促使中國政府在過去數周內加大寬鬆力度。
市場料L型復蘇
屈宏斌指出,「製造業仍在減速,但步伐正逐漸趨穩……近期的放寬舉措應能幫助製造業從第四季開始有溫和改善。」滙豐提供的新聞稿並顯示,9月初值中的產出分項指數降至47,為2011年11月以來最低。不過,新定單和新出口定單指數雖然仍處在50下方的萎縮區域,但環比均略有回升,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亦雙雙升至四個月高位。安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尤宏業稱,經濟仍在底部處於比較弱的狀態,而滙豐PMI相對偏重中小企業,所以受貿易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他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政策有可能更積極一些,整體經濟第四季度也許略有回升,但本輪調整回升期恐怕需要更長時間,且在初期不見得有明顯的趨勢,「整個來看就是L型」。
人行續逆回購放水
對於人行昨結淨回籠局面原因有三。首先,相比之前三周,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有所下降;第二,隨着季末臨近,人行投放資金力度增強。第三,從貨幣市場利率走勢上看,進入本周以來短期隔夜資金利率以及跨季跨節資金利率呈現穩步上揚態勢,資金面出現轉緊的苗頭,客觀上也要求人行增加跨季資金供應。此外,人行在本周一發佈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的能力,推進貨幣政策從以數量型調控為主向以價格型調控為主轉型。申銀萬國就此表示,過去央行的調控主要是以數量調控為主,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健全,而未來將逐步過渡到以價格型調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