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內地四大房企之一的金地集團睇中擬賣殼的至祥置業(112),其大股東可能真係走寶,皆因隨隨便便一間內企買了的殼,如南聯地產(1036)、僑福(207)、東力實業(978)等都可以倍升完再倍升,原大股東雖然是賣了殼,但只要留有少量股權,一樣可以乘勢賺大錢。
內房買殼為曲線融資
不過至祥置業本身又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殼,公司市值僅7.5億元,剛公佈截至6月底止業績中,收入為1230萬元,同毛利1220萬元及純利1100萬元差不多,因公司應佔資產淨值10.63億元中,有9億元是借予華人置業(127)的三年期循環貸款,期內帶來的1090萬元利息收入,便佔了公司大部份收入與盈利。其餘資產主要是紅磡駿昇中心的50個車位,期內提供的140萬元收入,相比起來微不足道。內地公司尤其內房來港買殼,目的顯而易見是為了曲線融資,但根據本港的上市規則規定,買方在成為擁有超過30%普通股股東後的兩年內,累計注入資產的任何一項指標高於殼公司收益、市值、資產、盈利、股本等5個測試指標中任何一項的100%,該交易就構成非常重大交易,該注入可能要以IPO申請的標準審批,即係注資並唔容易。參考南聯地產與剛被金地入主的星獅地產(535),無論市值、盈利都有一定規模,用作注資十分適合,至祥規模雖有不及,惟架構簡單股權也集中在大股東手上,只要收回貸款便變成絕對空殼,較適合中小型內房買家。等星獅復牌可小注跟進。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