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仙出巡,神特到港。嗇色園周六起將舉辦兩項道教盛事,其中黃大仙廟會,赤松黃大仙師將移鑾出會,在區內巡遊為港祝願;而道教經壇文物展將於明日開放,更會展出約一億元道教文物,包括「一摸能醫百病」的銅鑄神特。
記者:翁煜雄
尊道重德-道教經壇文物展,是獲道教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免費借出70多件明清等珍品,部份更為國家一級文物,包括清康熙年間製的銅鑄神特,是傳說的神獸,騾身、驢面、馬耳、牛碲。嗇色園主席黃錦財稱,有說牠是康熙的戰馬,也有說是康熙送予孫兒的小馬:「傳說佢能醫百病,每日好多北京市民去摸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說暫擬讓市民一摸求平安,「怕人太多,所以只可以排隊去摸頭」。
漢白玉老子像則首次出國展出,董事柯偉順說,老子為道教道祖,此像造功精緻,文革時白雲觀道人擔心石像受破壞,偷偷將其埋在土中,文革過後才請出供奉。同樣珍貴的玉皇大帝像,他說是「探訪咗好多次先肯借畀香港」,神像頭戴平天冠,冠上吊着珍寶。
黃大仙廟會區內巡遊
部份展品為道教法器工具,包括銅鑄鍍金香爐、百年前用來印製經書的經板、鑲嵌三叉象徵道教三清的銅鈴等。黃稱展品總值約一億元,嗇色園斥500萬元負責運輸、保險等費用:「一個像都要12個大漢抬起。」展覽料吸引逾八萬人參觀。
黃大仙廟會則繼2009年後,再於本周六起舉辦兩天,首天會迎請黃大仙移鑾出會,「上次只係喺廟出面行個圈,今次出巡會遠啲」。柯說,一噸重包金鑾輿會運送大仙畫像由祠廟,沿龍翔道、沙田坳道、龍翔中心及黃大仙上邨巡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