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學作文》
「在色彩繽紛的農場裏,我遇見身體軟綿的小白兔,跟着……」小朋友作文章,經常抱怨寫不出甚麼來。他們未必不懂生字,而是平時觀察力不足,以致不懂表達所以寫無可寫,有否想過視覺藝術班可有助他們作文?
記者:陳家蕊
攝影:陳盛晨
學形容詞由摸開始
坊間畫班琳瑯滿目,只要有興趣,三歲人仔也可參加視覺藝術課程,畫畫可以提升小朋友創作力,這是家長們的普遍認知,但說到底何謂創作力,概念又未免太空泛,實事求是的家長甚至會問:「學習視覺藝術究竟幫到小朋友甚麼?」「Find Art Studio」導師Andy,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修純藝術的她表示:「視覺藝術畫的創作思維,可幫助小朋友上作文課,改善他們重組句子的能力,因為畫畫之餘,小朋友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物料,親自認識不同物料的觸感。」
舉個例子,為讓只有四歲的小朋友認識不同觸感,Andy會在一般畫畫所須的工具畫筆、畫紙和顏料外,加入其他摸得上手的實質材料,如簡單畫一棵樹,會利用毛巾作草地、膠袋作流水、麻繩作樹幹,然後才上色,用意是讓他們知道草地像毛巾般軟綿、流水聲像手揑膠袋時發出的沙沙聲、樹幹像麻繩般粗糙,透過作畫,他們就可親身感受這些虛無飄渺的形容詞為何物。小朋友識字不多,形容詞也貧乏,作畫前讓他們摸摸材料,各自表達感受,這便可刺激他們的想像空間,進一步認知更多不同觸感,從而建立更多不同觀點,回到課室作文作句子時,自能輕易選用曾經學過的字眼。另外,在考慮清水、樹根、樹葉如何擺放的作畫過程中,小朋友其實是在學習重組畫面,Andy會在旁解讀額外知識:「我會解釋,大樹要吸收水份才能生長。」讓他們由生活題材開始,快樂地鍛煉分析力和邏輯力,要知重組句子最重邏輯,邏輯好了,文章自然寫得好。
學習平面與立體之別
除畫畫,Andy也推薦年紀較小約三歲的小朋友搓黏土,很多家長都會問:「為何小朋友開始學習寫字時這麼辛苦?連寫個『一』字也彎彎曲曲像條小蟲?」「因為小朋友手部肌肉未完全發育,不夠力寫字,」Andy:「若這時候學畫,強迫他們畫直線斜線,小朋友會更加辛苦。」相反,學習搓黏土,透過揉、搓、揑、貼、壓等動作的反覆練習,就可讓手部大小肌肉得到充份運動,對日後握筆寫字有幫助。
搓黏土好處多,搓指定事物前,導師會先透過圖畫講解該事物背景資料,如搓恐龍,小朋友得先看看一幅恐龍畫,知道恐龍大致模樣才動手搓。過程中,他們能建立平面及立體的觀念,學懂細心觀察事物的整體,有助他們智力發展與手眼協調能力,直接提升日後的敍事能力。同時,黏土可任搓任揑,變化出不同形狀,又可自由配搭不同顏色,搓得多了,小朋友的色彩概念不再局限於紅黃藍綠等單色,明白就算紅黃藍綠也有深淺之分,培養更好的藝術基礎。
畫畫
搓黏土
Find Art Studio(2730 6007)
地址:佐敦柯士甸道132-134號太極大樓1樓1A
視藝啟蒙班收費:四堂$920
對象:3-4歲
查詢: http://www.find-arts.com.hk
畫畫求開心
畫畫除有助課堂學習,亦能幫助親子溝通,「兩點水工作室」負責人Vivian及Stephen指:「很多家長以為小朋友的畫只要畫得夠真實,能運用到所學技巧,就可畫出一幅好畫。」在只求分數的香港教育制度下,他們的畫作更只以美醜打分數,「其實,一幅畫的生命力與內容同樣重要。」Vivian的畫班教學理念好簡單,就是開心畫出自己感受,「如果一幅畫,裏面沒有小朋友的感受,沒有小朋友的故事,沒有小朋友的靈魂,那麼繪畫又有甚麼意思呢?」大人看小朋友的畫,認為色彩繽紛才好看,又覺得男孩子畫畫往往只用一兩隻顏色,美感不足,這是因為小男孩對色彩的敏感度比小女孩弱,只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他們的畫作,家長就可了解孩子心理。
「曾經有個學生畫媽媽,連續好幾堂都在媽媽臉上打大交叉,經了解,原來她媽媽最近不停替女兒報讀興趣班,令她產生不少壓力。」其後母親減少興趣班數目,學生畫作也重現色彩與歡顏,Vivian指:「所以繪畫於小孩而言,絕對是向外表達自己感受的溝通媒介。」若要交功課或比賽,當然應該要求小朋友認真畫畫,但只要給予清晰目標及題目,讓他們知道不能像平時般放鬆胡亂畫就可以了。對於真正繪畫技巧,不妨在他們年紀大一點才正式培訓,畫畫真正目標是減輕上學壓力,培養對藝術美學的興趣。
兩點水工作室(2355 7700)
地址:九龍界限街144號僑園G座一樓
兒童藝術課程收費:四堂$680起
對象:2歲半起
查詢: http://www.vkid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