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香港不需爭做數據港 - 丘亦生

金融雲端:香港不需爭做數據港 - 丘亦生

有沒有想過你iPhone內的所有資料,將會儲於新界某幢大樓內?據IT網站報道,蘋果將在新界建巨型數據中心,而且是亞洲首個數據中心,港府一路說要把香港發展成區域數據中心樞紐,可說已有小成,不過我始終覺得,香港沒有條件大搞數據中心。據報道,蘋果構思中的數據中心,規模非常龐大,正在審議標書階段,預計將於明年首季動工,2015年投入運作。連同此前港交所(388)、Google、日本NTT等數據中心登陸,本港的數據中心規模,已絕對不能小覷,但對香港經濟究竟有多大裨益?無錯,數據中心絕對是增長無限的行業,當你想到,facebook每日要處理25億段內容、27億個like、3億張相及儲存超過50萬G的資料,而蘋果的iCloud、亞馬遜的雲端服務,已逐步把用戶及企業的資料中央儲存,可以說,未來數據中心起多多也不夠。不過,香港是否數據中心登陸的理想地點?facebook去年啟用的大型數據中心,是在俄勒岡州中部的荒蕪沙漠地帶,除了貪圖15年免稅外,更重要的是氣候夠乾夠凍。

港搞數據中心 無助IT業

我也聽說,中電信(728)在內蒙呼和浩特開設的數據中心,搶去競爭對手不少生意,原因也因為夠凍夠乾,年中節省不少電費,以致出價競爭力特高。紐約泛歐交易所在英國Essex市的數據中心,同時是歐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但離倫敦遠達50公里,寧願以四條光纖連接倫敦,最重要是減少水浸風險,及避開飛機航道。這些IT巨企千揀萬揀,最終選擇來港,當然並非因為香港又濕又熱,地又少、價又貴,而是着眼於靠近內地這龐大市場,但同時又有一國兩制的屏障,對不時被內地封殺的Google及facebook來說,可說是當下的最佳選擇。即使有這種優勢,香港又是否要看風駛盡?前特首曾蔭權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撥出將軍澳兩公頃土地作數據中心之用,又說會活化工廈作數據中心。不過,當下住宅用地不足才是當務之急,梁振英政府甚至建議改裝工廈作住宅之用,香港是否有足夠土地,又或者應否將珍貴用地以低價補貼形式,供發展數據中心之用?數據中心是一門多大的商機,對就業的刺激又有多大?港府早前進行的顧問研究,指這項業務2009年為營辦商及終端用戶分別帶來10億及6億元經濟收益,直接帶來2200個職位。有關計算方法的假設,我不知道,但數據中心是資本及技術密集行業,需要的人手從來不多,上述的facebook大型數據中心,只需聘用45名本地人,Google耗資3億美元、明年啟用的將軍澳數據中心,亦只要25名全職員工,當中已包括餐飲服務員。而且,數據中心始終是基建設施,對刺激終端應用的作用不大,要說藉此推動IT產業發展,似乎言重了。

耗電超乎想像 肥了兩電

數來數去,我覺得數據中心蓬勃的最大得益者,是兩電,有報道指,Google一個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相當於20萬人,較小型的數據中心,用電也可能達三、四十幢高密度住宅樓宇的用電量。為確保電力供應穩定,中電(002)之前便宣佈耗資億元,於將軍澳興建首個數據中心變電站。兩電對這些超級用電大戶,會商議一個多相宜的價錢,會否存在由家庭住戶補貼的情況?又會否因而有更多理由增建電廠,賺取更大的准許回報?我不知道。我看過一個統計,指Google每一個搜尋,要排放0.2克二氧化碳,因此,數據中心的興旺,並非沒有環境代價的。當然,我不會叫蘋果不如去內蒙,既來之,則安之,但港府也不用提供甚麼如地價補貼等優惠。我認為,香港有優勢,但這優勢未必持久,而且數據中心對經濟其他環節的增值不大,無謂強求,如果蘋果在港開研發中心,我會高興得多。丘亦生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