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9月,不少家長會為子女選擇小學而感到苦惱,而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選校,家長需面對更多困擾。若家長願意子女入讀特殊學校,兒童應可得到充份的照顧和學習支援,然而若要到主流小學就讀,便要選取一些有足夠支援服務的學校。
先分析孩子發展需要
首先,要了解在融合教育推行下,學校有否善用資源去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從而為他們締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例如安排老師接受有關的培訓,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及教導有個別需要的學生。家長應緊記,只有真正願意取錄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學校,方能讓兒童在校內得到最好的支援和關懷,若學校未有足夠準備,只會浪費了孩子寶貴的學習時光,甚至積累不愉快的經驗。
以下的「家長選校四部曲」,希望有助家長為子女選校。第一部是先分析孩子的整體發展需要,包括認知能力的程度、社交溝通能力、自理能力及性格愛好等,全面掌握孩子的強弱項。第二部要掌握心儀學校的資料,包括教學宗旨、對學生的要求(如獎罰制度、考試制度)、學校課程編制、人手編制、師資、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和家庭支援等;這些資料都可在教育局網頁的視學報告和學校出版的相關刊物中得悉。
而第三部是聽取其他家長的評語和經驗,第四部是密切留意學校的開放日,親身了解學校的環境與設備,與老師和校長溝通,了解所提供的支援服務是否合乎期望及需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份和潛能,只要得到適當栽培,你的孩子也可以與普通兒童一樣有機會成材,貢獻社會。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