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前,筆者寫過一篇短文,主張給田北俊一點支持,編者在標題前加了「是否」二字,當然也是對此存疑。田北俊之後以沒有地區工作成績之下得到議席,我相信有不少選民與筆者有相同看法。但今日看到梁振英宴請議員時,田北俊坐在他身邊一副「如蒙聖眷」的模樣,筆者又覺得編者加的那個「是否」,可能加得有點道理了。
自由黨本屬建制派,一直也擔當抬轎子的角色,但筆者相信香港工商界中,也一定有相當數量的人着緊香港的核心價值,因為若香港核心價值有失,大陸官商文化入侵,到時做生意便沒有公平可言,因此筆者寄望於自由黨,希望他們不要一味做保皇派,要有點獨立性,要以香港根本利益為依歸。
田北俊會不會當選後就忘了選民,現在言之尚早,但筆者忍不住想提醒他,過河拆橋的事不能做,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公信力,不要輕易再丟失。目前立法會建制派內,民建聯、工聯會那些票,梁振英是不需要爭取的,唯一要用點手段籠絡的,可能恰恰就是自由黨。如果一當選,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以自己的立場而不是選民的立場判斷是非,那只是「倒自己米」,遲早會有報應。
筆者的超級區議會那一票是投給馮檢基的,以民協一個小黨,若失去馮這一票,據說有「滅黨」危機,結果馮的得票高過何俊仁,為甚麼?筆者相信很多選民也是不忍見一個民主派小黨從此消失。但在此次梁振英的午宴上,民主黨和公民黨諸議員都杯葛了,只見馮檢基等三位泛民議員,筆者看到這個場面,也覺得像吞了一隻蒼蠅。
一場公關午宴就那麼重要嗎?要溝通到立法會去溝通不就足夠了?最重要的是,既然泛民其他政黨都杯葛了,你又搞甚麼獨立性?這種獨立性又能顯得你比其他戰友更有膽識、更有政治智慧嗎?
這樣的姿態只是告訴梁振英,我和他們是不同的,我是主張和你溝通的,他們走他們的路,我走我的路,以後有甚麼事我們好商量。一個小小的泛民政黨,生存都成問題了,還要在政策和姿態上不求統一,要搞特殊性,這不是有點奇怪嗎?試問馮檢基,如果不是依附在泛民這個大團體中,能有你民協的立足之地嗎?
議員未選上,馮檢基是屬於選民的,議員一選上,馮檢基又只屬於他自己了,他想做甚麼,只依他自己的好惡作選擇,選民在哪裏呢?他又看不見了。這樣的議員選他出來做甚麼?
香港泛民就那麼幾個黨,而且越來越分化、黨越來越小、力量越來越薄弱、溝通和協調越來越難、越來越不成氣候,整個發展趨勢越來越不妙;到如今連梁振英的午宴都要有人杯葛、有人杯酒言歡,這種亂七八糟的狀態只令選民看着生氣。
當了議員就忘記選民在哪裏,這是有政治後果的,今日我上當,明日不會再上當一次;至少就憑馮檢基去出席梁振英飯局這一點,下一次我就不會再把票投給你。請好自為之。
顧鴻飛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