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從10月8日起將部分抗腫瘤、免疫和血液系統類等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下調17%,共涉及95個品種、200多個代表劑型規格。發改委負責人指,抗腫瘤、免疫和血液系統類等藥品費用高,對患者影響大,降低價格可有效減輕患者負擔。
鼓勵低價藥品生產
此外,這次價格調整對日費用高的藥品加大降價力度、對日費用低的藥品不降價,鼓勵價格相對低廉藥品的生產供應;對部分臨床供應緊張的血液製品適當提高價格;對專利等創新型藥品適當控制降價幅度,利用價格槓桿促進藥品的研發創新;對原單獨定價藥品,進一步縮小與統一定價藥品之間的價差,以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鑑於上述消息早已在市場上流傳,期間在本港上市的藥股亦回軟,故今次發改委正式公佈,大部分藥股股價打了「免疲針」,股價報穩(見表)。
由於中央早已決定調整藥品價格,故投資藥股要留意政策,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明年醫療改革仍會持續。報告又推薦聯邦制藥(3933),原因之一是看好其胰島素業務;以及提供優質藥物的中國生物製藥(1177);神威藥業(2877)則因產品過多列入基本藥物列表當中,對其銷售帶來不明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