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學太極劍,太師傅耍完:「孩兒學了多少?」「忘了大半。」張三丰重演一回,招式迥異。「如何?」「還剩三招。」「難得了。」少頃,無忌眼睛發亮﹕「忘光光了。」
倚天屠龍記無忌學武迭有奇遇,這段最具神采。零八年偶逛舊書店,老闆甫收得五六十年代電影書二十來本,就地檢閱,內中兩冊特佳,其一《論新聞紀錄電影》,上手書主記錄「購於創作書社三十元正。8/6/79」許定銘先生經營舊書店久已聞名,余生也晚,無緣幫襯。七九年敢訂三十元,事有內情。翻掀書頁「秦劍」鋼筆二字,原來是大導演自留的參考書。另一《蘇聯演劇電影》封面塗有形似「已留」筆跡,當下聲色不動,連同其餘電影書一併拿下,均價二十元壹冊。銅鈿交付,店主說﹕「賣書人說這批書有金庸簽名,都沒有!」一時怔住,囁嚅不敢直告該冊「已留」即金庸手書「良鏞」。
零九年,寶島書友來訪,陪逛柴灣神州舊書店。友人啟動心眼,竟自架上淘得蕭軍毛筆鈐印簽贈香島作家的書,定價二十元。本地舊書業以神州最早上網,近年好書大多上拍,此等漏隙良久未聞。書友沉浸書海,我與歐陽老闆亂扯:「聽聞金庸搬辦公室舊址,清掉不少書,很快後悔,想跟你買回?」歐陽微笑:「我留着慢慢賣,讓老顧客開心開心!」隨手遞來《抒情小品》「你查查阿甲是誰?他簽贈金庸,說不定是名家。」熟客打折,才一百元。作家阿甲有兩位,一為內地劇作家。另一位竟然是……這事半年前,神州網拍南鄙人《壯遊詩記》,扉頁陳凡簽贈同事承勛(羅孚)。「凡弟」字型與《抒情小品》筆跡一樣。百劍堂主忝列《三劍樓隨筆》,二公往後分途,各據陣營,金戈劍影,一度交惡。此冊當係同室時期相贈,情難再待,珍貴可知。歐陽老闆記憶強人,是日張無忌學太極,吉光兩瀉,分惠台港書友,真是難得奇遇。
林冠中
來稿請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