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有潛質獲收購的殼股,須具備三大條件。首先,大股東持股要多,越接近75%越好,皆因股權集中,新買家只需獲一個股東首肯,便能奪殼而歸,相反若股權分散,當中涉及的價格及時間成本便會大增。
大股東持75%
其次,業務架構要夠簡單,當新買家入主時,可輕易將舊生意出售,並安排日後注資活動;最後殼股要現金多兼負債少,令新買家不會有債務手尾跟。
現時市場有不少有潛質成為殼股的滄海遺珠,以投資收益為主要收入的萬邦投資(158),現時持有的物業,只有位於中環的萬邦行及金利商業大廈,截至今年3月底止,估值達47億元,較公司市值33億元,高出42%;同一時間,主席鄭裕彤及執行董事鍾賢書兩人的持股量,已達74.93%,公司處於淨現金狀態,完全符合殼股條件。
成交疏 隨時要長揸
主營電子產品製造業務的王氏國際(099),大股東王氏家族持股量高達65%,旗下物業為與新地(016)合作的觀塘商廈項目,扣除債務後,集團持有淨現金3.5億元,相當於市值四成有多,亦有賣殼條件。但要留意,萬邦及王氏國際成交非常疏落,買入要有長揸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