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楓丹白露 - 鄧達智

秋意楓丹白露 - 鄧達智

夜盡已深,往來車輛漸散,那路燈依然昏暗。非因上海,總的說來全中國如是,燈淡,空調不熱不冷。隔着楓丹白露梧桐樹那路燈照到地上,留印讓人感動無盡形態枝椏影,這類城市的夜窩心了,不經意的街頭氣質,環境美學唾手豐盈。杭州,合肥,上海……尤其南京,法國梧桐植遍。南京人聊到為他們熱夏裨益的陰涼,蓋滿全城梧桐樹,總會不經意流露謝意……對民國時期蔣委員長植樹的德政。最窩心的梧桐街景是倫敦西2區,荷蘭公園邊上荷蘭路的一段,自目下的九月下旬至十一月,梧桐葉從深綠的綿厚輾轉至秋黃的蕭殺。那天色長藍,日落時分,踏步落葉,如砌拜占庭圖案般的樹影下走過,雙手擁胸前,那裏不想,誰也不想,默默享受已過濾了四分之三的一年光景。住Notting Hill一圈近三年,那長街高樹風景最上心。之外,還讀過陳韻文寫她寄住倫敦兄長家的細事,描述走下小山到荷蘭路希臘人小店買得弄地中海甜品麪皮,回家包雲吞。後來自己住到鄰近街道,每次下山總會想起陳的故事。上次聯繫陳也已多年,那年她還在吉隆坡。最近張敏儀及蔣芸大姐告知,已定居北國加拿大,她本人大概早已忘掉寫過如此一段吧?說上海是東方巴黎也真有點肉麻,除卻受惠於曾經被法國人強逼分割的法租界美其名與西方結合的歷史之外,那風景,氣質,並建築其實並不那麼巴黎,如果你去過,當發現更貼近中歐的布拉格,布達佩斯,東歐的基輔,一份難得的波希米亞,另類華美幽鬱的風格,相比定位什麼東方乜乜乜之類的副手小三,高貴而實質多得多。心底深處還是喜歡上海,明亮,光潔,乾淨,相對中國別處多點現代文明。要挑剔?除了缺乏山勢丘陵起伏,我對平原感覺較薄之外,宣傳模式過分喜氣洋洋,猶如這個城市無半處不是,完美無瑕目空一切高高在上!我們都清楚,人與事物,最讓人感動還是餘下幻想空間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