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調查》
本報曾於今年5月為中國金石(1380)撰寫企業調查報道,指該公司出現四不思議事件,報道刊出至今四個月,其不可思議的事情陸續有來,繼高層6月連環跳船後,日前公司大股東更被交銀國際入稟高院申請清盤,金石周一亦以股價敏感資料為由暫停買賣,未知何時能重見天日。
黃賢優被指涉債10億
中國金石本周一下午起停牌,指涉及股價敏感資料,停牌前報0.275港元。該公司大股東、由黃賢優所持有Wongs Investment Development Holdings Group Ltd.,最近被從事證券買賣的交銀國際入稟高院申請清盤。
黃賢優同時是內地A股上市公司賢成礦業的大股東,於今年6月,賢成礦業公告稱,廣西法院勒令凍結賢成礦業主要資產創新礦業的2.4億(人民幣.下同)資金,其後有關創新礦業的凍結資產事件更陸續有來。黃賢優本人以及其持股90.5%的賢成集團,年初至今面對多項債務追索,至今仍未償還金額接近5億元,而傳聞指出,黃賢優涉及債務黑洞高達10億元。有內地媒體指出,黃賢優透過抵押股份,然後取得大額貸款,是他的慣常作風。
黃賢優旗下持有中國金石股權的公司遭申請清盤,以及中國金石停牌,均可能跟黃賢優債務爆煲事件有關。本報記者嘗試致電金石辦公室了解有關事宜,但截稿前未獲得公司發言人回應。
事實上中國金石2011年3月上市至今,不可思議的事件陸續發生,據金石招股文件顯示,金石兩項主要業務在2010年首11個月獲得177萬元收入,公司淨資產只有1.27億元,不過2011年3月便能以45億港元的市值於本港掛牌,集資約10億港元。上市後公司卻拿出5億元放數,賺取高息,事前卻沒披露更改上市集資用途。
6月初,即賢成礦業披露附屬遭凍結資金之前,中國金石首席執行官陳濤、首席財務官盧世東、兩名執董廖原時及林玉華均辭任,只剩下一名執董熊文俊,公司幾乎呈真空狀態。以中國金石停牌前市值5.36億港元計算,上市後的一年半時間內,股份市值蒸發接近九成。
記者:楊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