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平日工作時間都很長,又或是一個人獨居,但又不想每天都吃外賣或叮叮飯,於是便趁周日煮定一大煲燜牛腩或咖喱等可多吃數餐的菜式。不過這種食法通常吃到第四餐便開始悶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今次便特別貼心地為大家設計了這套變化餐單,利用還沒吃完的菜式再加變化,食足一星期也充滿新鮮感!
記者:謝翠玲
攝影:林栢鈞
示範:Bowie(Cake 1 Cake)
法式紅酒燴牛肋
燜煮菜式的準備工夫雖然比較多,卻是越煮越入味的菜式,是很適宜一次過多煮一點的菜式。無骨牛肋條比牛膝或牛尾較易處理,斬件煎香便可燜燉,而那燉煮的醬汁更是非常香濃,可以用來做中式炒米粉的汁料。
材料:
無骨牛肋條(切件)1磅、紅蘿蔔(切件汆水)2條、番茄仔10粒、洋葱(切件)半個、西芹(切段)1條、茄膏3罐、紅酒1杯、冰糖1粒、原粒蒜頭/乾葱各5粒、乾迷迭香適量、麪粉3湯匙、蒜味辣椒仔辣汁/黑椒粉/牛肉湯精各1茶匙、熱水12碗、黑椒粒少許
做法:
1.牛肋條加黑椒粉和麪粉拌勻。
2.燒熱油,下牛肋條煎至每面金黃,加紅酒拌勻,連汁盛起,備用。
3.另燒熱鑊下油,爆香蒜頭及乾葱,落茄膏、西芹和洋葱炒香,加熱水,煮滾後放紅蘿蔔、牛肋條連汁、黑椒粒、冰糖,蓋上蓋,煮滾後收細火煮約40分鐘。
4.煮好後繼續加牛肉湯精、番茄仔、迷迭香和蒜味辣椒仔辣汁,待煮沸後熄火,蓋着蓋,焗半小時,再開小火加熱15分鐘,即可。
變法一:咖喱牛肉
燒熱鍋下油,炒香半個洋葱件,加1湯匙蒜茸及咖喱粉、200毫升椰奶煮至稠身,加糖1湯匙、魚露1茶匙和紅酒燴牛肋400克,煮沸便成。
變法二:牛肋茄醬炒米粉
熱鑊下油,加1湯匙蒜茸和4個椰菜絲炒勻。將半碗水及2碗牛肋紅酒汁煮沸,加半包新竹幼米粉,收細火,待收乾水,落蒜茸椰菜絲炒勻便可。
蒜頭煲雞湯
這個蒜頭煲雞湯非常簡單,但又變化多端,蒜頭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有助補充體力和加強抵抗力防感冒,而炸蒜和生蒜香味十足,雞肉也會滲有蒜香,煮好後分件做不同菜式亦可有多種變化。
材料:
雞1隻、薑2片、葱1條、原粒蒜頭40粒、鹽1茶匙、水12公升
做法:
1.雞洗淨抹乾身。煲滾一大鍋水,放入薑和葱,浸入雞,至雞皮收緊即取出。
2.燒熱油,下半份蒜頭,用中火炸至金黃色成炸蒜,撈起備用。
3.煲滾水後,放入雞、炸蒜和餘下蒜頭,蓋上蓋,滾起後轉小火煮40分鐘,加鹽調味便成。
變法一:薑葱雞
把適量煲湯雞件過冷河,切細塊,放上薑絲和葱絲各25克。另把薑絲和葱絲各25克用少許麻油炒香,加適量鹽及雞湯煮成醬汁,淋在雞肉即成。
變法二:花雕醉雞腿
將1湯匙糖、3湯匙魚露及4支紹興花雕酒拌勻,雪凍後,放入1隻煲湯雞腿,繼續放入雪櫃下格冷藏兩小時即可。
冬瓜燜火腩
冬瓜燜火腩鹹香又簡單,是放工後烹調的快靚正家庭小菜之一,而且燜冬瓜越燜越香,多吃兩餐都不怕。不過冬瓜易入味,若翻煮三餐便可能會變得過鹹,所以不妨用來煲粥炒蛋,做不同的變化。
材料:
冬瓜1斤、火腩半斤、鹽/生粉水/糖各1茶匙、蠔油4湯匙、麻油2茶匙、水1湯匙、雞湯1碗
做法:
1.冬瓜去籽、去皮,切大件。
2.鑊內下少許油,將冬瓜件煎成金黃,盛起備用。
3.另燒熱鑊下油,把腩肉煎約3分鐘至金黃。
4.加入冬瓜、雞湯和水,煮約5分鐘後加蓋,轉小火燜15分鐘,開蓋煮至收水,加入蠔油、麻油、鹽、糖炒勻,再加少許生粉水炒勻上碟。
變法一:火腩粥
將1粒蒜頭爆香,加入適量火腩、白飯1碗、雞湯2碗煮沸,轉中小火煮15分鐘,加少許胡椒粉調味便成。
變法二:冬瓜炒蛋
將蛋3隻拌勻,加入1碗切細粒的燜冬瓜拌勻,放入油鑊中炒勻,臨上碟前灑上適量葱花即成。
燜煮煲湯最耐存
吃東西當然是新鮮的最美味,那麼要預備吃多日的「雪櫃儲存菜」要怎樣才能保持可口呢?那便要由材料選擇開始。海鮮如魚蝦蟹蜆或綠葉蔬菜都是「即日鮮」,現煮現吃最佳,隔日再吃,便像十二點過後打回原形的灰姑娘,一點都不吸引。所以材料宜選較耐煮的肉類如腩肉、牛肋骨、牛尾或牛膝等,而蔬菜則可選用番茄、薯仔、冬瓜、南瓜或蘿蔔等果瓜類,翻熱再吃會越來越入味也更可口。
做法方面,油炸或小炒類菜式再翻煮時,通常會出油又變乾,不宜分多餐吃。而傳統的中式燜煮或者西式燴煮,又或是煲湯,本身經長時間烹調,在第二餐加熱也不會變味或變質地,若想多吃幾餐,可在翻煮時加適量的水便不會過濃。
如果一早決定把菜式吃多餐,煮好後可按分多少餐的份量來分裝,未吃的先放冰格。每次只取出一份加熱,便不會整鍋菜都越煮越濃和鹹。若未想好想吃多少餐,則可把醬汁或湯汁跟餸料分開裝盒,那便不用把餸料長浸而影響肉質,用的時候又可汁餸分開,變化更加靈活。
Profile
Bowie( Cake 1 Cake 創辦人兼導師)
入行超過10年,是多本暢銷食譜的作者,並曾主持電視台烹飪節目,現為Cake 1 Cake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