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懂照顧腦退化症病人的技巧,可減輕病人及照顧者的壓力。仁愛堂與高錕慈善基金會合作,下月成立仁愛堂腦伴同行中心,引入美國「腦伴同行計劃」的輔導模式,針對腦退化症病人及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助理教授張筱蘭表示,本港缺乏對患者家屬及照顧者的支援,她指「唔少家屬平日要返工,本身又唔識得照顧患者,導致壓力好大,部份更有虐老問題」。
半年內提供12次輔導
張續指,美國早於15年前推行腦伴同行的輔導模式,專攻五個範疇包括心理健康、家居安全、解決問題能力、社會支援及自我照顧。
社會服務聯會總主任陳文宜說,本港針對腦退化症患者家屬的輔導服務不足,以一個社區中心要處理200多宗個案為例,根本無法一同跟進患者及家屬。
仁愛堂腦伴同行中心位於順天邨,計劃首年度可處理500宗個案,暫有70名社工參與。半年內提供12次家屬輔導服務,包括探訪及電話訪問。另提供80個患者日間託管和訓練名額。昨日出席中心啟動禮的高黃美芸指,患有腦退化症的丈夫高錕近期身體及精神狀況均很好,但她形容丈夫「記性就越嚟越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