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釣島爭議的歷史根源 - 盧峯

國際Z世代:釣島爭議的歷史根源 - 盧峯

台灣著名政論家司馬文武(江春男)先生在最新一期台灣《壹週刊》專欄中談到釣魚台爭議。他沒有像很多評論那樣評斷中、日、台三方,誰有理、誰沒理,也不是在表個甚麼態,而是從事實、史實說釣魚台的故事,包括古賀家族如何在十九世紀末努力開墾經營這片鳥不生蛋的荒島,如何建設小型碼頭、魚籽加工廠;二戰期間所有人被撤離,後來如何把島賣給栗原家族,讓他們平白發了一筆大財。司馬文武先生在文中提了一個疑點,指日本近年涉及多個島嶼主權爭議,都因為她近代疆土擴展太快太急,未能跟近鄰有任何共識及默契,時移世易下人家自然反過來質疑她擁有島嶼主權的根據。
事實上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仍處於藩鎮割據時代,天皇不過是名義上的領袖,幕府將軍的政令也未能擴及四大島嶼,琉球群島也頂多只是藩屬,不能算是日本領土。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比亞洲鄰國搶先西化及現代化,國力迅速增強,並開始有計劃的海外殖民及移民。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及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兩戰皆勝,朝鮮半島固然變成她的殖民地,北太平洋島鏈從庫頁島到千島群島(包括北方四島)到琉球群島到釣魚台群島到台灣同樣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政府更開始有計劃的推動殖民開墾計劃,將佔領變成永久化擁有。

前蘇聯武力收復庫頁島

但是,這種佔領及開墾畢竟是戰爭的產物,是武力打造成的事實,原來擁有這些島嶼的國家或民族不一定甘心情願接受。此所以當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這些新近納入日本版圖的島嶼一一出現歸屬爭議。前蘇聯最厲害也最不客氣,索性以武力收復庫頁島及北千島群島,連帶北方四島也佔領(據說蘇軍曾一度計劃吞併北海道),把原來已移居這些島嶼的日本人遣返。幾十年來這些被逐的日本殖民及他們的遺屬一直在爭取蘇聯(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日本政府也因此拒絕跟俄羅斯簽訂永久和約。
獨島及釣魚台群島問題同樣是近代幾次重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若單從二十世紀的情況看,日本當然長期控制這些島嶼,但若把歷史的尺度縱深一點,例如推到幾百年前,日本的宣稱就未必站得住腳,她就只可能單方面決定島嶼的歸屬了。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