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幼兒班搵家長笨<br>$5000課程齋Hea

優化幼兒班搵家長笨
$5000課程齋Hea

【本報訊】父母望子成龍,卻讓自己成為羊牯。消委會去年收到涉及興趣班的投訴急升近兩成,當中不少為幼兒班,有家長豪花5,000元替兒子報讀「優化幼兒大腦課程」,卻發現課程原來是讓腦袋「勁Hea」,大部份時間嬉戲。其他家長也稱,這類興趣班常以免費試堂作招徠,一旦付款上課便「原形畢露」。
記者︰翁煜雄 韓耀庭 馬志剛

消委會去年收到240宗有關興趣班或訓練課程,涉及不良銷售手法的投訴,較前年增加18%。投訴人江先生在有關記憶訓練的講座中,被B公司推銷優化幼兒大腦課程,結果以5,000元替兒子報讀24堂,但開課後發現大部份時間是自由活動及玩耍。江先生也沒收到公司曾稱會提供的教材。
他要求退款並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但該公司稱該課程主要是親子活動,另外也有提供學習卡供家長參考,而且江先生的兒子已完成所有課程,因此不願意退款。

多數導師無教學經驗

另一受家長歡迎的是英文班,有兩名子女的家長Ivy說,許多導師只是來賺外快、但沒教學經驗或文憑的外國旅客,「試過參加YMCA英文班,個導師嚟旅行咋,根本控制唔到班細路」。東區家長教師聯會主席趙明說,家長非專業人士,難以分辨興趣班是「活動教學」還是「勁hea」,而且部份雖提供免費試堂,但當家長付款後,才會發現實際較試堂時差,故最好選擇具信譽及口碑的機構。
他正為女兒選擇興趣班,上周參加一腦部訓練課程講座,「我都聽唔明,但見都好多人畀6,000蚊幫仔女報讀。我問先知啲父母都唔明,但見人報就報」。另外,女事主黃小姐以3,800元報讀自我啟發訓練課程,第一堂發覺導師古怪,除播放令人情緒高漲音樂,又要求不可外洩課程內容。女事主得知該公司以高壓手法推銷,要求學員參加更昂貴的課程。消委會介入後,該公司便即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