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初,中國在改革開放帶來的成功下得以日漸強大,並因此引起西方,特別是美國之疑慮,對中國作出諸多制肘。再加上大陸彼岸台灣政權獨立呼聲日漲,中共當時為了應付新形勢的威脅,乃欲激發民族主義以鞏固政權。不過,民族主義在任何時候皆猶如雙刃劍,並非易於駕馭之物。
誠然,中共利用民族主義,確可達到鞏固政權之目的。在對內事務上,中共可藉以凝聚人民的認同,如中共嘗試通過強調民族之不同以闡釋中西發展之必然差異,排卻西方意識形態侵入,維持政權穩定。
更重要的是,在一統問題之論戰上,中共以民族主義為旗幟,將新疆、西藏、台灣等的問題歸位為內政範圍,強調這是中華民族的「內政」,與他國民族無尤,通過民族主義作後盾,中共成功將外國勢力如美國等的「介入」及「干預」拒諸門外。
在對外關係上,中共則利用民族主義以團結廣大人民,對中共政權矢志不渝,令中共得以在國際舞台上佔上一席。諸君還記得十數年前的中美軍機相撞事件嗎?當時,中共就是利用民族主義作幌子,激發出人民的仇外之心,最終令美國作出讓步,同意向中國表示遺憾及賠償,亦間接令美國承擔責任,這無形中使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得以彰顯,且大大增強了中共與美國在人權及貿易問題談判上的籌碼。
不過,依靠民族主義,中共固然可消弭政權之障礙,但它對中共的傷害力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民族主義一旦失控,其禍害性更是難以估量。如上個世紀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飛機「誤轟」當時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後,舉國人民在中共的半推半動下更是義憤,結果引發了「五八大遊行」,使中國一眾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打出「我們不要學英文」的荒謬口號,有些民眾甚而喊出「準備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呼喊,這種種非理性的論調乃民族主義過於激進的表現,其不理性也叫人咋舌及出於中共意料之外。「五八事件」中的排外,若非及時平息,又是否將重蹈晚清縱容義和團之覆轍──因民族主義失控而招致亡國之禍?
由此觀之,民族主義猶如是一柄威力無比的雙刃劍,「善御之則自強,不善御則自傷」,但要御之並非易事。放眼近日釣魚台所引發的示威浪潮,中共不就是揮舞着這把雙刃劍嗎?自強還是自傷,還視乎中共對於民族主義之鼓動是否恰可而止,若然御之無度,最終亦必然自食其果。
文武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