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年有逾700宗淋巴癌新症,三分一於淋巴結以外病發。香港血癌基金表示,皮膚、鼻咽及胃部為常見非淋巴結發病位置,由於病徵與其他癌症相似,例如胃部淋巴癌會出現腸胃毛病,較易被忽視;而復發率高的濾泡性淋巴癌,八成患者確診時更已達中至晚期。血癌基金副會長梁憲孫教授表示,濾泡性淋巴癌約佔本港總淋巴癌患者15至20%,雖然有關癌症為低惡性,但難以根治及復發率高,三分一患者在完成治療後約五年會復發,但以標靶藥作特效治療能緩解病情。淋巴細胞遍佈全身,淋巴癌不一定在淋巴結病發,各器官均可能出現癌症。病人李先生(53歲)05年鼻腔有濃稠分泌物,翌年分泌物越來越多,白血球指數偏高,頸部有輕微腫脹,惟驗查未發現癌細胞。同年底扁桃腺嚴重發炎,切除扁桃腺時把腫大淋巴同時切除,經檢查確診為第四期濾泡性淋巴癌,已擴散至骨髓。他化療後病情受控,但半年後復發,頸部出現10顆乒乓球狀異物,以標靶藥物治療後才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