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 做 - 蔣芸

識 做 - 蔣芸

許多年前,有人問我:香江幾十年學會什麼?善哉此問,學會了什麼?真是一言難盡,正因為之前的生涯是老土的小中大學生生涯,侷促一隅,完全未見世面,太多要學的東西,太多後來才知道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學得會的東西。是書本上從未教過的,是大人們從未講過的,這是一個真正令我一面學習,一面成長,一面要討生活,也一面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城市,而其中領悟最深的兩個字是「識做」,這可說是香港人的特性。
問認識的人如何翻譯這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識做」粵語,有人說是世故,有人說心知肚明,有人照字面說:自己知道應該如何去做,都對,也都不對,這兩字的精神不是用口解釋,而是用行動無聲的去表達,彼此心照不宣,今日欠了你的,今日受了你的,在適當的時候,閒話也不會多一句都會回報於你。
然而識做是否只此而已,未必,其中的學問大矣哉,要自己心領神會去琢磨琢磨,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們常說某某人唔識做,枉讀了幾十年詩書,枉在這社會打滾了幾十年,所做所為沒有分寸,不合情理都是唔識做,如何才能識做,學問大矣哉。但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江湖,其中有更多是溫暖的貼心的,叫人打心眼裏佩服的作為,是人情世故的極致,是人的味道。
我不知自己是否是一個識做或唔識做的人,但我曾經如此認真的思想過斟酌過這兩個字,並且建議別人也像我這樣重視這兩個字,你便應該知道至少我不是一個唔識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