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浪費251萬個<br>丟棄月餅夠鋪全港鐵路

去年浪費251萬個
丟棄月餅夠鋪全港鐵路

【本報訊】中秋將至,環保組織綠色力量進行的調查發現,市民過節浪費食物的情況嚴重,受訪家庭去年平均丟棄1.06個月餅,推算本港去年丟棄的月餅多達251萬個,排列的長度相等於本港鐵路網絡的總長度。有72%受訪家庭更表示,過節團圓飯有剩餘食物,其中83%指剩餘的食物達10%或以下,浪費造成的廚餘,為本港堆填區加添壓力,更加劇全球暖化。 記者:蔡建豪

綠色力量以問卷訪問了329個家庭,調查他們中秋節的消費及慶祝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家庭去年平均購買3.04盒月餅,是04年進行調查以來的新高;受訪家庭去年平均丟棄1.06個月餅,有56%受訪者指棄掉的原因是月餅已過期及變壞,反映市民購買的月餅數目往往高出實際需要。至於市民如何選購月餅,分別有26%及19%表示,環保包裝及包裝簡單是考慮因素,另有9%及8%指非獨立包裝及沒有附送膠刀等是考慮原因。有86%指若有月餅盒回收計劃,會願意參與,但實際只有47%主動將月餅盒送往回收,重用月餅盒則只有33%,環保方面的表現令人失望。

過節剩菜勁增兩成

至於家庭團圓過節,有72%承認過節有剩餘食物,較前一年調查大幅上升20%,有83%指剩餘的食物在10%或以下,剩餘食物的主要原因是過節想豐富一點,預多了食物。高達77%表示只會選擇留下部份食物,其餘會即時棄掉。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目前廚餘佔整體廢物量的三分一,浪費食物令堆填區壓力增加,食物製造過程產生碳排放,浪費食物也加劇全球暖化問題。鄭睦奇呼籲市民在考慮清楚後,才購入適量月餅數目,既可歡度佳節,又可為環保出一分力。此外,大埔環保會的調查發現,超市在過節期間推出多元化的促銷活動,間接誤導市民購買較所需更多的食材,逾70%市民承認存放過多食物,最終因囤積變壞而棄掉。

吃剩的月餅餡料可用來做福餅。黃耀興攝